青心直說:滙控業績大班解畫 - 胡孟青

青心直說:滙控業績大班解畫 - 胡孟青

滙豐控股(005)業績令唔少分析員大跌眼鏡,但股東應該飲得杯落,皆因除稅前盈利達50.19億美元(下同),總算是市場預期上限,坊間一直較留意其於美國消費信貸業務之壞賬撥備是否已見頂,但集中看未來盈利增長引擎,也可從財務報表中找出不少線索。按客戶群分類列示之業績,反映整體個人理財業務仍受歐美拖累較深,錄得12.49億元虧損,隨着經濟回暖,下半年有望轉為正數。
至於來自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之除稅前利潤達62.98億元,反映上半年業績全賴交易收入上升,尤其去年同期只有26.9億元,去年底更只剩7.93億元,交易收益成為盈利之定海神針作用明顯,難怪交易收入於上半年已佔總體營業收益15.5%,而去年同期只佔8.9%,去年底則為6%。從綜合資產負債表中,發現滙控客戶存款由去年底11153億元上升近4%至11633億元,而金融投資資產則由3002億元升17.7%至3534億元;反觀客戶貸款較去年底9328億元輕微回落至9246億元,而同業貸款卻由1537億元大增18.5%至1822億元。

等復蘇見真章

投資者即時會問:究竟滙控會否與早前高盛與野村一樣,因受惠業內競爭對手減少而令GBM業務豐收,而把存款積極投放於資本市場?點解存款多咗4%,資金出路卻似乎不在傳統貸存業務,會否導致銀行因生意淡薄而賭博?
難得有機會於滙豐亞太區主席鄭海泉向分析員及傳媒闡述業績的空檔,攝到位在電話中向他提問。根據鄭大班之看法,現時環球銀行最重要係做到資本充足,成功吸納大量存款,保持充裕流動資金,於市場環境改善時,提供更好的銀行服務。然而按現時各國以壓低拆息支持經濟的環境,資本充足的銀行卻有如變相被懲罰,皆因吸存能力較低之銀行,可以在低息環境下拆入資金做生意。當然市場不會永恒地低息,擁有大量客戶存款的銀行在經濟重上軌道時,將可受惠於來自資產負債表的優勢。
再者,銀行即使在吸納存款後面對貸款需求未恢復情況,仍需為資金尋求出路,因此所謂金融資產規模急升,只是因為把資金泊至美國國庫券等安全資產,而按客戶羣列示除稅前利潤之「其他」部份,所顯示的30.94億元損失,只是會計處理過去銀行未到期贖回債券之浮虧,雖然去年底達83.46億元,但也只屬於非現金之公平值入賬。良好的資產負債表管理是銀行穩健經營之基石,希望滙控大步檻過海嘯,為股東創造價值。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