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製造業近全復蘇英擺脫萎縮 港受惠內地新單急飆

環球製造業近全復蘇
英擺脫萎縮 港受惠內地新單急飆

【本報訊】環球Markit採購經理指數(PMI)陸續公佈7月份數據,歐元區多個主要經濟體系PMI指數均上升。英國PMI經歷16個月後重上50盛衰線之上,為08年3月來首錄正增長,達50.8水平。中國PMI企穩50之上,美國7月份ISM製造業指數由6月的44.8升至48.9。
記者:周燕芬

英國新定單由6月的49.8回升至7月的55.9,為07年11月以來高位。分析師認為,這是英國經濟已度過經濟衰退最惡劣時期的佐證之一。

美ISM指數勝預期

同樣,在地球另一面的美國,經濟活動亦持續改善,7月份ISM製造業指數大幅上升至48.9,更勝預期的46.5,雖仍低於50盛衰分界線,惟收縮情況明顯改善。反映全球經濟最惡劣時期已過去,市場一般預期今年下半年環球經濟開始恢復正增長。受消息刺激,歐美股市昨日均造好。
PMI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及預測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指數企於50以上代表經濟擴張,反之則代表衰退。

中國PMI連續5月擴張

中國7月PMI為53.3,連續5個月高於50。另香港7月份PMI為49.9,經濟活動只有輕微收縮。當中產出、新定單、未付運定單、整體成本、採購成本於7月亦重返擴張水平,在50點以上;而被受關注的新定單指標更是13個月以來首次重上擴張水平。而來自國內的新增定單更上升凌厲,由6月的51.5升至7月的55,表現最佳。
東亞首席經濟師鄧世安稱,隨着歐美市場存貨量處於低水平,以及中國需求轉強,相信香港的製造業和貿易業務增長將會加快。
渣打亞洲首席經濟師關家明稱,全球PMI數據無疑向好方向發展,但是否已復蘇還要看經濟數據是否回復正增長,而非跌幅收窄。市場正關注資產價格遠超前實體經濟,金融市場或需調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期今年環球經收縮為-1.4%,世界銀行預期為-2.9%;世銀董事HansTimmer稱,今年下半年環球經濟可望回復增長,但會非常微弱,因為需求依然不振,失業率高企。
不過,歐元區7月PMI仍處於收縮區域,只有46.8,但較6月份的42.6有所改善;新定單仍然萎縮,為48.3。分析指歐元區製造業的惡化情況已近尾聲,區內3大經濟體德國、法國和西班牙還錄得溫和產出增幅。

環球7月採購經理指數

‧印度 PMI指數:55.3 新定單指數:59.75
‧中國* PMI指數:53.3 新定單指數:55.50
‧英國 PMI指數:50.8 新定單指數:55.90
‧香港 PMI指數:49.9 新定單指數:50.90
‧日本★ PMI指數:49.0 新定單指數:46.80
‧俄羅斯# PMI指數:48.4 新定單指數:51.50
‧法國 PMI指數:48.1 新定單指數:–
‧歐元區 PMI指數:46.3 新定單指數:48.30
‧意大利 PMI指數:45.4 新定單指數:46.70
‧德國 PMI指數:45.2 新定單指數:49.80
‧瑞士 PMI指數:44.3 新定單指數:–
‧南非 PMI指數:37.3 新定單指數:35.80
資料來源:Markit;*官方數字;★Nomura/JMMA;#VTB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