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龍東人口老化,白內障患者如洪水般淹至公立醫院。舊症積壓未消,新症不斷湧現,現時輪候白內障手術患者累積達一萬人,平均等四至五年才能接受手術。該聯網將增撥資源,重點發展眼科服務,計劃本年度倍增白內障手術數量至1,800宗,有望把輪候時間減半。
記者:白琳
九龍東醫院聯網昨公佈09/10年度工作計劃,涉及開支比去年增加2%,即7,000多萬元,總開支高達29億元。聯網行政總監陸志聰表示,全港約四萬人正輪候白內障手術,九龍東佔四分之一。聯網將投放660萬元,增聘三名眼科醫生、多名護士及視光師等。屆時眼科門診可增加1,500個新症名額至總數6,500個,並在將軍澳醫院暫設白內障手術中心,由每年完成900多宗手術倍增至1,800宗。
擬建手術中心
陸志聰承認,就算倍增手術數量仍不足應付龐大需求,每年必須完成近4,000宗手術才有望疏導長龍,現正物色地點興建白內障手術中心根治問題。
該聯網眼科部門主管李啟煌說,九龍東白內障手術輪候人數全港稱冠,人手卻最少,只有15名眼科專科醫生。病人平均輪候四至五年才能接受手術,但醫院會優先處理有失明風險的個案,暫時沒有個案因延誤手術而失明。
此外,現時九龍東聯網部份癌症病人需到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化療及電療,聯網今年第4季將提供250個日間化療及250個門診化療名額。陸志聰期望12/13年度的化療名額將增至2,500個,並計劃增設癌症中心提供電療服務。聯合醫院將每年增加200個分娩名額,將軍澳醫院則每年增加800個產前門診名額,並斥資2,000萬元加建外科病房。
診所專攻濫藥
陸志聰又指,聯合醫院開設物質誤用診所至今九個月,處理濫藥個案共接獲134宗新症,年齡介乎13至55歲。診所與地區青年中心合作漸見成效,現正與區議會商討如何進一步協助濫藥青少年,「要喺上游做工夫,有事先嚟診所,就遲咗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