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滙豐公佈業績,昨天跟五個月前幾乎是天堂與地獄的分別。五個月前,金融海嘯餘波猶厲,滙豐股價隨着湧現的不利消息急劇下降,當公司宣佈以每股二十八元的不可想像低價供股集資時,長期持有滙豐股份的本地小股東登時進退維谷,既擔心股價一沉不起,供股後消耗大量資金;又怕不供股權益被攤薄,不易翻身。當滙豐股價在被插至三十三元低位時,股評人胡孟青流下的一滴淚可說代表了不少小股東之痛!
到五個月後的昨天,滙豐公佈供股集資後的第一份成績表。盈利雖然下跌超過五成,但比起大部份市場人士的估計要好;美國方面的貸款業務也有回穩迹象,壞賬已開始見頂回落。更重要的是,「大笨象」滙豐的股價從三十三元的低位上升至昨天接近八十元(倫敦股價曾升越八十元)。對滙豐本地小股東特別是參與供股的小股東來說,他們已收復大部份失地,進取的小股東更可能有些斬獲。但不管怎樣,小股東至少不再進退維谷,暫時不需要擔心股價像斷線風箏般下跌。跟五個月前惶惶不可終日相比,怎不是天堂跟地獄之別呢?
滙豐控股主席葛霖表示,滙豐經營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經濟也已見底,只是不能期望會出現V形反彈之類的迅速復蘇。
滙豐大班對經濟前景的看法向來較審慎,他既然願意公開說全球經濟已見底,經濟形勢看來真的擺脫了風雨飄搖的時候。事實上近期各國的經濟數據都比預期理想。以美國為例,剛公佈的第二季經濟增長數字是負百分之一,比市場預期的負百分之一點五好,比第一季倒退超過百分之五更是明顯好轉。中國的增長勢頭同樣有加速迹象,全年增長百分之八的目標已相當有把握,並可能出現比百分之八更快的增長速度。
即使望外圍形勢打卦的香港情況也有改善。整體出口的跌幅大大收窄,消費收縮速度放緩,投資市場更出現年多以來未見的「牛氣」,股市、樓市節節上升。
從經濟數據來看,從有份量市場人士的發言來看,全球經濟的確已熬過最壞的情況,的確已從去年第四季的泥沼爬出來了,開始站穩陣腳;有些行業更已恢復增長。但是,經濟見底不等於會迅速回升,也不意味經濟活動迅速恢復,更不意味全球經濟可以回到幾年前那樣的強勁增長。應該看到,最近幾個月的復蘇主要由金融市場回穩帶動,主要由投資市場炒賣推動。而投資市場回穩及急升主要基於兩個因素,其一是市場在金融海嘯中收縮過度;其二是各國央行拚命「印銀紙」催谷。可是,這兩個因素不可能延續下去。
首先,各主要金融市場已普遍從低位回升兩、三成以上,有些更已回升超過五成,要進一步推上不容易。另一方面,各國央行已開始擔心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引發惡性通脹。為免落後於經濟形勢,為免出現「前門抗衰退,後門進通脹」的困局,各國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將開始逐步收緊「水喉」,逐步收緊銀根。在股市升幅放緩,央行不再濫發鈔票的情況下,熱火朝天的金融市場固然可能冷卻下來,靠金融市場虛火推動的經濟增長同樣將無以為繼。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