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昨同時公佈業績,是首間公佈中期業績的本地銀行,將為市場其他同業業績表現帶來啟示。期內,亞太區貸款減值及其他信貸風險準備,大增1.15倍至64.04億元,其中香港區減值達21.15億元,升2.36倍,主要由於上半年申請破產宗數上升,令無抵押貸款組合的綜合評估減值準備增加,以及香港信用卡業務亦錄得較大減值所致。
半年賺223億 跌20%
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表示,期望亞太區貸款減值將會見頂(peak),又指期內貸款減值大增,是由於基數較低所致。
在全球經濟持續下滑、利率下調導致收益率下降,以及交易活動大減的影響下,截至6月底止,滙豐中期純利下跌19.5%,至222.95億元。滙豐亞太區主席鄭海泉表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下,低息環境不利銀行業務,該行中期業績表現已算不俗。
淨利息收益挫12%
鄭海泉指低息環境導致銀行息差大幅收窄。由於全球利率下滑,滙豐淨利息收益率同比下跌33點子至2.04%,淨息差亦下降25點子至1.99%;就香港而言,由於陷入零息時代,淨利息收益率和淨息差進一步下跌,分別減少64點子及67點子,至1.67%及1.69%。該行上半年淨利息收益亦跌12.1%至301.11億元。
鄭海泉表示,今年上半年利率下降,導致個人理財及工商業務內,各客戶群的淨利息收益產生重大影響,但是該行仍能擴大市場佔有率,就以本港為例,該行在存款、按揭貸款、卡業務、保險業務及強積金相關服務均為市場第一位。據經絡最新研究數據顯示,7月份本港新造按揭貸款一哥仍為滙豐,連續兩個月排名第一,市佔率由21.7%升至22.7%,拋離排名第二的中銀香港(2388)6.4個百分點,排名第三及第四則分別是恒生(011)及渣打香港。
展望未來,鄭海泉稱,短期而言,預期區內各國仍須面對金融和經濟動盪的衝擊,眾多不明朗因素仍揮之不去,但對亞洲的前景仍感非常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