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英鎊醞釀大危機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英鎊醞釀大危機 - Michael Preiss

自從環球股市於今年3月摸底之後,美元顯著轉弱,無論是兌其他主流貨幣甚至是新興市場貨幣均處於下風。在未來數周或者是未來數月,美元能否翻身呢?
隨着雷曼兄弟於去年秋季爆煲,國際銀行體系陷入困境,而英鎊一度成為資金避風港。不過,當英國財政部逼於出手襄助HBOS和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倫銀行亦未有袖手旁觀,採取積極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並大量回購政府金邊債券。英鎊走勢亦隨之轉趨波動。
英鎊兌美元一度由2.10暴瀉至1.32,跌勢之急劇,尤甚於1982年的「黑色星期三」、1968年的大貶值,以及在1931年大蕭條期間取消金本位制度的時候。
不過,大家是否還記得,索羅斯曾說過,當情況由「極度惡劣」變得「沒有那麼惡劣」,就是搵大錢的時機。這句說話應驗在英鎊身上,自今年3月開始,英鎊大復仇,於短短3個月裏從1.35飆升至1.67美元。金融市場有一句格言:趨勢一日未走完,它會一直是投資者最好的朋友。

六點預示見頂回落

當英鎊反彈至目前的水平,似乎又到了見頂回落的地步。為何這樣說呢?
第一,英鎊兌美元呈現超買,根據購買力平價(PPP),鎊滙的合理價應介乎1.54至1.56美元。
第二,英倫銀行和政府的政策存有缺陷。
第三,利好的採購經理指數與房屋數據,已經反映在英鎊滙價中。
第四,英國政府的財政預算隱現重大挑戰。
第五,就算保守黨贏得大選,英國最終也會無可避免地大幅削減開支,務求平衡預算案。
第六,銀行體系尚未完全復元過來。
總括而論,英鎊看來正醞釀一場危機。
假如消費物價指數與國內生產總值升逾2%,英倫銀行是否有膽識在大選前調高利率呢?我認為,就算英國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也可能會加快回購金邊債券,此舉最後恐會導致英國面臨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滯脹。

加快回購國債促貶值

英國銀行自英國脫離金本位至今最大規模的資產負債表擴張,料會令貨幣貶值成為未來3年的主題。此外,在過去20年裏,英國私人環節的債項已增加一倍。
另一方面,環球股市其實似好非好,第2季度的公司業績較預期理想,可能是歸因於企業的會計手法,以及大刀闊斧地減省成本。美國的消費者開支尚未復元,該國高達6%的儲蓄率,意味着零售銷售額會每年減少6000億美元;再者,奧巴馬政府的財政政策亦不敢恭維。
一旦全球股市再度大調整,美元勢將再次成為追捧對象,到時持有英鎊的投資者或存戶就要留神。
MichaelPreiss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