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幾位舊同事敍舊,少不免職業病發作。席間談及恒生銀行(011)及中銀香港(2388)。提到他們,因為主人家要求對象是孤兒寡婦且前提是「包保唔執」,在兩大前提下選擇本已不多,還要有賣點,則更加得來不易。經本人刪剪及後期加料,討論內容如下:
主要賣點是接近零息的銀行存款利率,對本港最大的兩家零售銀行有利。最近抽新股熱潮,固然可以幫補一下銀行財政,最大的賣點,卻來自美國長債利率逐步回升,令套息活動利錢更加和味。相比其他在同業市場拆借資金的中小銀行,兩大零售銀行資金來源穩定,投資風險更低之餘,資金來源亦較穩定。尤其是恒生,由於一直沒有涉及次按投資,有較大的優勢,在今年初進行一些比同行積極的投資部署,中期業績或大驚喜。
恒生中銀或有驚喜
至於中銀,雖然備受次按及雷曼迷債等負面消息困擾,卻見母公司及QDII基金大手入貨。母公司及QDII投資者,對這家國營銀行底子的了解,應該比我們一般投資公眾來得深入,或者在公眾投資者眼中的毒債,毒性不是大家想像般強。最近美國樓市似有見底回升之象,有助次按債權人回收部份損失,涉及次按的銀行有機會回撥部份損失。而銀行肯為雷曼迷債包底60至70%,亦反映銀行對收回這批迷債部份資金的信心。雷曼因持有太多次按資產而倒閉,樓市回升有助債權人收回部份損失。
飯局設於7月14日,半個月來恒生升近20%、中銀升17%,均跑贏大市。由於在座者都以投資專家自居,估計沒有買這些正路貨。當我提出恒生時,更幾乎被柴台。原來穩陣的投資,不一定低回報。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