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段作證 街坊最少報案10次狂徒擲物肆虐兩年 警懶理

有片段作證 街坊最少報案10次
狂徒擲物肆虐兩年 警懶理

【本報訊】警方高度重視旺角鬧市擲鏹水案,但面對東涌映灣園一名為禍兩年多,狂掟玻璃樽、盒裝奶落街的擲物狂徒,卻放軟手腳,即使閉路電視拍到行兇片段,仍不採取行動。大嶼山區去年的高空擲物案件比前年勁升4倍,至今無人被控,警方解釋「大部份案件都在事發後才報案」令舉證及檢控存在困難。立法會議員及受害者則批評警方故意「㩒case」,令問題惡化。
記者:雷子樂

今年6月4日黃昏,居於映灣園第六座五樓的董太,站在單位的小平台與鄰居閒談,樓上突然有人傾倒液體,由於小平台無遮無掩兩人當場被「照頭淋」,「當時好驚,即刻閃去平台另一處,點知佢追住我哋再淋。」董太即時向上張望,發現又是中層一個曾多次擲物的單位,有人開窗探頭下望,她即時報警。

閉路電視片段顯示,去年6月,擲物狂徒打開窗門(紅圈示)。

狂徒擲出的物件飛墮(紅圈示),狂徒即時關上窗門。

警調查後如常擲物

接報到場警員,劈頭就質問董太是否跟人結怨,「個阿sir話我唔係親眼見佢掟嘢,一味問我要點做。你(警員)受過訓練,點可能要我教你點做?」當日警方只對懷疑擲物單位住客警告了事。數天後,疑人如常「掟嘢落街」。董太極不滿大嶼山北分區警署警員不負責任,一直未盡力偵查案件。
該名掟奶狂徒肆虐逾兩年,有時由朝到晚高空擲物,有時每隔數周至數月才再度行兇。業主董先生出示最少十次報案紀錄說,兇徒曾掟盒裝奶、煙蒂、冷飯菜汁,曾將放在平台的膠箱掟裂,「警察上門查都話危險,要返入屋傾。」
管理公司安裝的鏡頭,清楚拍下26樓一單位,在去年6月有人打開窗門擲物。警方取得有關片段,卻沒採取行動,「係咪要掟死咗人先會做嘢?」董先生其後打聽,樓上有關單位住了一對夫婦及兩名年少子女,戶主夫婦曾向人表示擲物時候並不在家。

狂徒擲物肆虐兩年,警方仍稱「證據不足」沒作拘捕行動。
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接報到場的警員站在平台也覺有危險,向戶主說「都係入返屋先講」。

戶主將向警監投訴

警方發言人回應指,警方每次接獲董先生的舉報,都會立即到場調查,包括翻看閉路電視畫面及作高空巡邏。
特遣隊人員曾在某可疑單位調查,由於沒確實證據顯示案件與屋主及住客有關,於是向他們發出口頭警告,及解釋高空擲物的刑事及民事責任。警方建議管理處加強巡查及安裝天眼。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警方有意「㩒case」,低估案件嚴重性,「如果有掟玻璃樽,分分鐘會死人,應該花多啲人力物力去查清楚。」協助董先生的議員李永達認為,既有閉路電視片段為證,警方最低限度應邀請可疑單位住客回警署落口供,以起阻嚇作用。董先生將會向警監會投訴。

購入平台不能加篷保安全

【本報訊】狂徒不定期高空擲物,業主董先生除了要求管理公司加裝閉路電視,曾想過在平台位置加設帳篷保障人身安全。
不過,董先生指出,由於屋苑的大廈公契列明,業主不能影響住宅的外觀,業主雖購買了平台用地,卻不能全權使用平台的「空間」。
過去兩年來,董先生想盡辦法跟擲物狂鬥法,包括要求管理公司加裝閉路電視,每次報警求助,兇徒就會「沉寂」數周,之後又如常擲物。他已無計可施,表示若警方再不認真執法,惟有在露台掛橫額告訴居民此處有擲物狂徒,呼籲大家路過也要小心。

大嶼山擲物案勁升

警方數字顯示,大嶼山區的高空擲物案勁升,07年只得8宗,去年勁升至42宗,今年首半年有14宗。警方指由於大部份案件均是事發後才報案,難以確定物件從那個單位及由誰擲下,因此在舉證及檢控存在困難,至今仍未對任何人作出檢控。
映灣園業主委員會成員盧慶倫批評,警察常高調宣傳高空擲物違法,希望警方能真真正正執法:「事主報警十幾次,有晒證據。旺角嘅係人命,呢度都係人命,人命冇乜分東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