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領導菲律賓「人民力量」(PeoplePower)革命,和平推翻馬可斯獨裁政權,一手帶領國家由獨裁走向民主的前總統科拉桑(CorazonAquino),跟結腸癌搏鬥16個月後,終不敵癌魔,昨日(周六)在馬尼拉馬卡蒂醫院逝世,終年76歲。正外訪的菲國總統阿羅約夫人(GloriaArroyo)讚揚她是「國寶」,宣佈全國哀悼10日。
科拉桑的兒子貝尼尼奧(BenignoAquinoIII)發表聲明,宣佈母親在當地時間昨晨3時18分,因為心跳呼吸停頓逝世。科拉桑去年3月驗出罹患末期結腸癌,至今年7月1日病情惡化入院。由於癌細胞已擴散到其他器官,身體不能再承受進一步化療,家人在她入院後翌日宣佈放棄任何方式的治療。科拉桑昨日離世時5名子女都陪伴在側,為她誦經。
成亞洲首位女總統
科拉桑由家庭主婦搖身成為民主象徵,始自作為反對派領袖的丈夫阿奎諾1983年遇刺身亡。為了完成丈夫遺志,她毅然從政,集合反對派力量,1986年在總統選舉擊敗馬可斯,但國會卻宣佈馬可斯勝選,她就領導「人民力量」革命,以和平方式推翻獨裁統治了20年的馬可斯,當上菲律賓以至亞洲首位女總統。阿奎諾生前最愛的歌曲是《TieaYellowRibbon》,1983年他遇刺後,馬尼拉民眾播放這首歌,之後科拉桑出席集會都穿黃衫,因此黃色和黃絲帶,就代表了人民力量。
當年在科拉桑領導下,350萬人手持《聖經》及玫瑰念珠走上馬尼拉街頭與軍車對峙,修女在坦克前祈禱的經典一幕,震撼人心,不但令軍頭拉莫斯(FidelRamos)和恩里萊(JuanEnrile)倒戈,使馬可斯倒台,還激勵了1980年代末東歐人民起來推翻共產政權。
科拉桑在位6年間,修憲及推行多項政經改革,又釋放政治犯,其間受到7次軍事政變及天災影響,令她的政績乏善足陳。不過,她始終堅守民主信念,1992年總統任期屆滿後,她未有戀棧權位,見證26年來國家首次政權和平交接。
宣佈全國哀悼10日
她卸任後仍積極參與政治,繼續反貪,先後反對繼任人拉莫斯修憲連任;又參與第二次「人民力量」,推翻貪污斂財的總統埃斯特拉達(JosephEstrada);2004年阿羅約夫人涉嫌選舉舞弊,她又發動街頭示威,但始終無法扳倒阿羅約夫人。她被譽為「現代聖女貞德」,2006年獲《時代》周刊選為亞洲英雄之一。
菲律賓大學法律學院主院長潘加蘭甘說:「她(科拉桑)一意孤行,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斬斷所有獨裁政權殘餘物。」
正在美國訪問的總統阿羅約夫人發表聲明,讚揚科拉桑是「國寶」,指她在國家陷入危機時,「領導革命恢復國家民主及法治」。阿羅約夫人宣佈全國為科拉桑哀悼10日,提出為科拉桑舉行國葬,並計劃縮短外訪行程,周三返抵菲律賓。
菲律賓兩名前總統都為科拉桑的逝世表示哀悼。埃斯特拉達指「國家今日失去了一名母親」,讚揚她是既有力量又慈祥的女性;拉莫斯指她「代表着過去跟未來菲律賓人最優良一面」。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成員克魯斯主教就形容,科拉桑是「天主送給菲律賓人最好的禮物」,指她象徵着「自由、公義」。
美國總統奧巴馬亦對科拉桑逝世表示深切哀悼。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說,科拉桑「在菲律賓歷史佔有重要位置,逾20年前透過非暴力的『人民力量』革命,將國家帶到民主統治。她的勇氣、決心及道德領導,激勵眾人,是菲律賓人的典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讚揚她是菲國傑出領導人,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她逝世深感痛惜。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英國《衞報》
科拉桑金句
「我從不懷疑天主的幫助,……如果是時候要死,就由得它吧。」
──1987年叛軍用迫擊炮攻擊總統府時說。
「我並非凡事必勝,但我從不逃避戰鬥。」
──1992年將權力交給國防部長拉莫斯時說。
「我不求復仇,只求正義,不單是為丈夫,更為受苦的菲律賓人。」
──1985年接受提名角逐總統時說。
「我從和平中取得政權,所以我要捍衞和平。」
──1986年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矢言要令菲律賓和平。
「我希望士兵們由始至終深信他們的三軍總司令,是個勇敢和值得他們尊重的女人。」
──1987年控告一名專欄作家,揑造叛軍攻擊總統府時,她躲到床下底的不實指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