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穩固復蘇基礎中國續放水

暢談富論:穩固復蘇基礎中國續放水

自去年底推出逾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刺激方案後,中國經濟逐步回穩,最近公佈的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由上一季的按年增6.1%,大幅反彈至7.9%,距離「保八」目標又邁進一步。中國經濟增長迅速回復動力,卻又令投資者開始擔心市場是否過熱,而有關政府將「出手」遏止資產價格急升的聲音亦不脛而走。
中國今次經濟復蘇主要由投資所帶動。在09年上半年,新增銀行貸款達7.3萬億元,遠超去年全年的4.9萬億元。單是6月,銀行的貸款增長率便按年升34.4%,M2貨幣供應量亦升至28.5%,創近14年新高。
由於出口業仍受制於疲弱的環球經濟,加上工業產能仍然過剩,部份在市場上流動的資金並未用作促進生產活動,而是流進了股票和房地產等市場,帶動相關資產價格自去年低位大幅回升。今年首6個月,上證綜指錄得約70%升幅,同期全國平均住房價格亦升逾20%。有見及此,不少投資者開始擔心中國的救市措施是否正製造新一輪的資產泡沫,並將迫使政府再次收緊貨幣政策,以避免泡沫爆破;若情況真的出現,經濟復蘇的「綠芽」又會否因此而被摧毀。

出口製造業未過寒冬

誠然,從目前市場極之充裕的資金狀況看來,我們並不排除內地政府可能會將貨幣政策略為收緊,但預料在短期大幅將「適度寬鬆」政策逆轉的機會不大。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於去年底推出的一籃子經濟刺激計劃中,許多均為需時3至5年方能完成的大型投資項目。這些項目由地方政府發起,並通過銀行獲得資金。目前,第1期的融資已經完成,並反映在今年上半年急升的新增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中,有關項目在2010和2011年可能需要進行第2期或第3期融資,若貨幣政策突然大幅收緊,不僅會推遲了竣工的時間,亦會對地方政府財政構成壓力。
另外,雖然最近公佈的數據反映環球經濟正走出谷底,但需求仍然疲弱。儘管中國出口的下降幅度由5月份的按年跌26.4%,縮窄至6月只跌21.4%,但以09年上半年計,出口仍較去年同期跌20%,反映出口業、製造業等影響眾多勞工生計的行業仍未度過寒冬。一旦政府在這個時候大幅收緊銀根,無疑會令這些行業的經營環境雪上加霜。
事實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月底召開政治局會議後發表公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仍未穩固,不能改變宏觀政策的方向。總書記胡錦濤更補充,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我們相信中國在未來一段時間,應會維持現行的政策方向,以免打擊正在復蘇的經濟;而一旦資金流動性氾濫的問題加劇,政府亦可能只會以加快首次公開上市步伐、調高印花稅等較為溫和的措施「排洪」。在龐大的經濟刺激措施、持續寬鬆的貨幣環境下,加上良好的基本因素,我們預期中國將繼續其平穩的增長步伐。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