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本月初通過港府千億元持續發債計劃,消息透露,當局將於日內公佈,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港元官債暫行發售時間表及規模,預料接着的1個月內可進行競價投標,意味9月或以前將有首批予機構投資者的官債發行。不過,鑑於目前息率偏低,不易吸引零售投資者興趣,故公眾關注的散戶部份,暫未定推售日期,要視乎市況及聯席安排行意見而定。
據悉,日後機構及零售部份債券,亦會按投資者胃納分開發售,不會像04年官債發行般,兩部份合併一起推出。
零售部份未定推售日期
為方便散戶多持有債券至到期日而較少在二手市場買賣的習慣,零售官債年期會較短,並以定息票面息率作釐訂,水平會參考機構投資者發債後二手市場的孳息率。市場估計,未來12個月本地市場可吸納100億至200億元官債規模。
雷曼迷債事件後銀行銷售人民幣債券,須為客戶進行合適測試及錄音講解,動輒耗時1句鐘。消息說,屬政府主權風險評級的官債,只要在交易所掛牌上市,銷售手續便可簡化,會參照新股公開發售(IPO)形式進行,即銀行只擔任執行角色,負責派發招債章程及收回表格,客戶在銀行設有投資證券戶口,填妥認購表格後便投放入銀行收集箱。
交易所上市可簡化銷售
即將展開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官債,將採取類似外滙基金債券競價投標方式進行定價,市場普遍預計,有關債券收益率會介乎同年期外滙基金債券與利率掉期合約(IRS)之間位置,並會略為接近IRS水平;昨日兩年期外滙基金債券孳息率為0.394厘,2年IRS為1.31厘。機構投資者對象包括銀行、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及長期投資目標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