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着才女」Stephy果然魅力沒法擋。才不過寫了一百多個錯字就成為各大報娛樂版、娛樂雜誌的頭條,還引得未到七十歲的「中年才子」,全力為她護航,說看她的樣子就知道Stephy是一位才華洋溢的新進女作家,至少比冰心好。假若Stephy寫了一千個錯字或一萬個錯字,她說不定成為港聞版的頭條人物,「中年才子」更可能稱她為古今中外天下無敵頭號天才女作家!
為了「撐」Stephy,不夠七十歲的「中年才子」訕笑做校正文字,改正錯別字的校對工作是清末民初時代的老餅貨色,還說在新時代用電腦寫英文,串錯字電腦會自動改正;所以不需要校對。
對於不夠七十歲的「中年才子」如何看樣子就知道Stephy才華洋溢我可不曉得,他有天眼通那樣的異能也說不定。至於校對,從名字來看好像不夠in,跟電腦或互聯網沒有拉上甚麼關係,但作為一個工作、一個程序卻一點也不老餅過時,重要性也一點沒有減少。
勉強算是個寫字維生的人。個人的經驗,寫稿時執筆忘字,「鬼揞眼」寫錯別字是常有的事,幾乎每篇稿子都有,不管翻看多少次都挑不出來。還好有對文字較敏感的校對在,才可以減少出現錯別字,減少丟人現眼。
而且,校對這個工序代表對文字認真,代表對出版的東西認真,不想馬虎,不想輕易出錯。簡而言之,校對就是另一個把關人,協助作家及出版人減少失誤。在錯別字橫飛,廣告宣傳大量用似是而非的字句爭取眼球的年代,有人為文字把把關肯定比任由錯別字橫行好得多。
作家張大春說,他只認得幾個字,不過,還在學習。我認得的字,肯定不會比張大春多,我不單要繼續識字認字,還需要文字把關人幫忙,讓稿件少點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