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皇后碼頭清拆兩周年,「皇后」至今芳蹤杳然。當年為了拯救皇后提出司法覆核的社運分子朱凱迪及何來,本月突然收到律政司的信件,追討27萬元訟費,二人認為律政司此時追討費用是秋後算賬,目的是「嚇窒」巿民和社運參與者,令他們不敢挑戰不公平的社會制度。
「即係要我哋破產」
朱凱迪解釋,2007年首次申請法援被拒,同年7月底司法覆核獲准,二人成功在8月6日獲批法援,最終司法覆核被判敗訴,朱何二人需要支付全數訴費,合共131萬元,其中正式審訊花費近104萬元,由法援署支付,用於司法覆核前的准許聆訊花27萬元,由二人分擔。
朱凱迪指,政府的代表律師余若海出席了司法覆核准許聆訊,收取近20萬元費用,做法不合理,「因為都未進入正式打官司嘅程序,律政署根本唔需要搵余若海去。」他表明不會支付有關費用,會嘗試向律政司還價,「我同何來好窮,要我哋畀錢即係要我哋破產,對我哋造成好大壓力。」
他表示,當年參與保衞碼頭者有人被判入獄、社會服務令或罰款,他本人及何來現分別參與石崗菜園村保留運動和尖沙嘴巴士總站保留運動,他們認為律政司現時提出追討,是製造寒蟬效應,令其他巿民申請司法覆核添上壓力。
有法律界人士指,當年司法覆核有合理爭議點,進行司法覆核有急切性,「如果當初唔係咁急,就唔會攞唔切法援,制度上係有問題。」他解釋,一般申請司法覆核批准只需申請一方出席,余若海到庭並無必要。
朱凱迪及何來今日下午將聯同石崗菜園村村民,在中環愛丁堡廣場舉行申訴會,抗議政府秋後算賬,打擊社運參與者。
此外,有傳媒報道,政府委任的共建維港委員會支持皇后碼頭原址重置,在旁邊加建10,000平方米三角形水池,政府認為建議需要修訂圖則及再刊憲,可能令工程推遲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