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位列世界前列,去年北京奧運更成金牌第一國,但中國男將在田徑、游泳、足球、籃球和排球的不濟,留了一大片遺憾。現在姚明於美國NBA立足,劉翔拿過110米跨欄奧運金牌,張琳這次為中國男子泳手在世界頂級賽事奪第一金,令中國泳手吐氣揚眉,有機會繼姚明和劉翔之後,成為中國體壇另一全民偶像。
中共建政後,男子泳手曾有一段光輝日子,香港出生的戚烈雲、天津的穆祥雄和廣西的莫國雄,1957年至60年五度刷新100米蛙泳世界紀錄,但無緣在世界大賽奪金。之後女隊透過請外國教練等措施突飛猛進,莊泳、楊文意、林莉、錢紅和王曉紅「五朵金花」,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摘4金5銀,男子泳手卻斯人獨憔悴。
女運動員比較吃苦
中國體壇的陰盛陽衰現象,內地體壇人士通常歸咎於中國女選手在身體條件上與外國選手的差距,不像男選手那麼大;第二是中國女運動員通常比較吃苦聽話;第三是外國女子項目發展通常落後於男子項目,中國在體育競技集中人力物力攻堅的「舉國體制」,令女選手較易有突破。
男泳隊想爭氣,除了發掘像張琳那樣的好材料,還要有先進的訓練配合,才能登頂。張琳敢於指出中國泳隊訓練方式有問題,到澳洲接受科特萊爾的特訓,泳術才出現突破。他還有專業團隊在背後支援,除了主教練陳映紅和科特萊爾,還有體能教練閆琪、科研教練周曉東、康復師魯建東和香港理大的莫建邦、經常為他分析各種數據和技術的趙戈。
張琳在訓練和支援充足下,實力從質方面得到提升,由打入世界前八水平到京奧400米自由泳奪銀,最終實現中國男泳手800米自由泳金牌零的突破,而且是73年來長距離自由泳的亞洲第一金,歷史意義不下於劉翔雅典奧運奪金。
中新社/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