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領養風氣甚盛,如麥當娜、安祖蓮娜祖莉等,相反香港藝人則鮮有聽聞。騷味不減當年的張慧儀,萬料不到竟然已經有個仔!現長居北京做生意的她,三年前做義工,誰知這就領養了當時有心臟問題的兩歲Hanson。未婚的她目前以兒子為重心,替他煮飯冲凉,當正親生兒子看待,她甚至說兩人感情比一般母子情更深厚。
記者:林佩婷
攝影:陳盛臣
場地:O'Carol(21428121)
單身領養心臟兒
慧儀在北京工作,朋友介紹她到專收容有身體毛病小朋友的平安之家做義工,就在那裏和Hanson結緣。看得電視多,孤兒為爭取新父母的青睞,都執得比平時整齊,但慧儀同Hanson初次見面竟在浴室。當時Hanson身體不好,臉紫口紫,但慧儀竟然覺得好可愛,還立即問院長可否帶他出去玩。「第一次有個保母跟住我哋,最初佢都有少少驚我,玩完返酒店竟然叫我做媽媽,嗰刻個心即刻溶化咗。」就是這聲媽媽,讓慧儀立下領養決心。
早有待養家庭?
不過講易行難,原來Hanson一早有外國待收養家庭,且院長知慧儀是藝人,怕她只得三分鐘熱度,但慧儀堅持每日帶他出街、回家午睡吃飯,以無比決心令院長跌眼鏡,就算只可寄養一年也要爭取。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外國家庭領養泡湯,於是她正式提出申請。但問番當日為何會有這樣大的決心,她都答唔出。「未見Hanson前根本無諗過領養小朋友做媽媽,個小朋友出現得好突然,但我聽從自己內心聲音咁做,覺得好舒服。」
朝6湊仔返學
Hanson心臟有多樣毛病,小時候更曾昏迷9星期,大腦缺氧影響了說話能力,2歲都只能說單字。所以最初兩人相處要估估吓,但正正使慧儀的性格變得更溫順、有耐性。「醫生雖有提過囝囝個病其實好嚴重,但我每日都幫自己做思想輔導希望有奇蹟,我唔會當佢係病人,最緊要珍惜呢一刻。」慧儀自言身兼父母及好友三職,每朝6點起身湊仔返學,放工即回家,從此戒絕夜生活,急躁性格也因此改變。
領養一間孤兒院
外人看來,單身領養已很難理解,更何況是個有病的孩子。而慧儀家人亦被蒙在鼓裏,直至慧儀媽咪某日抵京探望才驚訝發現,「媽咪都有講將來結婚或生仔咁點,我個人覺得如果對方真係愛我,必定會愛屋及烏,反而Hanson可以幫我做過濾工作。而且我年紀都唔細,生小朋友機會亦唔大。後來媽咪同佢相處過,都覺得Hanson好討人喜歡,好快就接受咗,遇着我要出外公幹,媽咪仲會嚟幫我湊。」問到將來還會不會再領養,她竟另有宏願,說希望幾年後能和院長合作,接手平安之家的照顧工作,讓更多小孤兒能健康成長有書讀,目標會比單一領養更偉大。
“幸福其實好簡單,家每日放工煮飯、同佢玩、一齊讀書,星期六日啲時間畀晒佢。雖然體力付出辛苦,但心靈好幸福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