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急症室實施收費100元後,求診人士仍有增無減,大排長龍。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逾半求診者願意長時間輪候,目的是為了得到較詳細的檢查,並相信急症室醫護的意見較專業;逾六成求診者希望輪候不多於兩小時,並要求改善候診室環境,例如最好提供電視及舒適的椅子。
醫學意見較專業
港府在2002年底實施急症室收費制度,期望減少濫用。中大急症醫學的研究人員,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急症室訪問249名次緊急及非緊急的求診者。結果發現56%求診者表示選擇急症室是因為渴望有較詳細檢查;35%感覺急症室提供的醫學意見較專業;部份人則是由醫生轉介到急症室。
至於輪候時間方面,學歷越高者期望輪候時間越短,大專以上程度只想等1.8小時;沒有受過教育的則接納輪候2.6小時,平均六成人希望兩小時內獲得診治。受訪的市民認為,在輪候區以屏幕顯示病人的號碼是有用做法。
希望增設電視機
受訪的求診者要求候診室改善環境,四成人希望增設電視機,播放促進健康的節目;37%要求提供較舒適的椅子。研究人員認為,受訪者中有26%曾在前往急症室求診前,考慮到普通科門診求醫;但也有超過半成受訪者表示不認識普通科門診服務,建議當局加強其他基層醫療服務的宣傳,減少不適當使用急症室情況。研究刊於本港急症醫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