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普 文化評論人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香港和統會)已在香港完成登記註冊,今日舉行成立慶典。很多人以為只是多了一個由黨國主導的統戰組織,加強香港與台灣交流,說完也不放在心上。然而,翻閱舊聞,前後對照,一個很少人關注的真相,立即呈現眼前,教人不寒而慄。
等於將港政協組織化
回顧歷史,和統會於八八年在北京成立,標榜追求兩岸統一。現任會長是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統戰分支組織遍佈全球,規模龐大,資源充沛。據報道,香港和統會總監是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理事長是全國政協常委楊孫西,會長是資深港區政協委員高敬德,下面還有一大堆顧問(范徐麗泰、梁振英、曾鈺成等),會員總數接近六百人。
一直以來,這些愛黨人士都在中央組織下精誠合作,但為甚麼今天還要特別將他們組織化?只是為了集中力量,壓制在野、弱勢的台獨勢力?還是企圖逾越港府林局長職權,直接統戰台灣?這些猜度未免流於膚淺。
大約半年前,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曾經力挺全國政協委員在港澳社會政治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話音一落,今年三月,《文匯報》即爆出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的「十點協議」言論,指出香港政府答應容納港區全國政協參與特區政務,為政協設立活動場地,可以委任政協委員出任政府公職。眾所周知,由於公憤已起,當局和傳媒事後均極力否認協議的存在,事件也就無疾而終。
現在,如果將香港和統會的特點,跟十點協議內容對照,就會赫然發現兩者驚人地相似。一、賈慶林是十點協議的幕後推手,也是和統會的最高領導人。二、香港和統會的領導骨幹囊括許多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跟十點協議的構想完全一致,等於在香港將政協委員就地組織化。三、香港和統會已在香港註冊成立,已有活動場地。四、更重要的是香港和統會的宗旨:「廣泛聯繫和團結香港各界人士,高舉和平統一旗幟,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台獨;宣傳一國兩制成功經驗,密切港台關係,深化港台交流,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這套表述,虛中有實值得玩味。
中共文風向來崇尚微言大義,而且刻意將有關和無關的事物綁在一起。只要撇開跟兩岸相關的部份,聚焦在「廣泛聯繫和團結香港各界人士」(特區內統戰)和「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特區內維穩)這兩部份,就知道這個全由黨政主導的組織,對台灣統戰可以是虛的,在香港本地統戰才是真的。中共有技巧地繞過特區政府,甚至繞過中聯辦,不再需要任何似有或無的協議,明目張膽地在香港搞起以全國人大和政協委員為骨幹的新組織來。
成為新權力核心胚胎
這個新組織混雜一眾愛黨人士,完全可以借私人組織名義,在香港從事大量本地政治活動,財力源源不絕,特區政府不加干預,中聯辦置身事外。香港和統會低調崛起,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新權力核心的胚胎,用來培養新管治隊伍,日後更可因時制宜,變相將十點協議內容借屍還魂!
試想:甚麼樣的組織敢於確保(不只是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你或我能「確保」嗎?香港和統會是團甚麼東西,完全不難想像。《基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中央政府不得干預特區自行管理的事務,或未經特區政府同意設立機構。香港和統會的成立與運作,有無可能牴觸或規避此一規定,不是很值得深思和警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