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朋友拍完了戲,在北京做配音,一住半個月。
內地演員多,不是人人有戲拍,要找配音演員很容易,招之即來,可選之材很多,有些還是「老師」級的演員,配音配出來,對角色幫助很大,甚至比原來那個演員的表演更佳。
中國科班出身的演員,都上過「台詞課」,電影學院,戲劇學院都有專人教這一科。演員表演,要聲、色、藝俱全,「聲」就是台詞的演繹。
這是一門專科。一個演員不能光憑表情做戲,必須把語言和表情結合起來,才真正動人。這也是曾經有人提出,由別人配音者,沒有資格角逐最佳演員獎的原因。因為缺少了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台詞的演繹,演員的表演是不完整的。
「台詞」這一科,說白了就是教人如何說話。說話的語氣,說話的節奏,如何把握輕重,如何控制快慢,都有講究。同樣一段話,有人說起,平淡如水,有人道來,特別動聽。學問就在這裏,學好了,不但言語動聽,人的氣質也會得到改善。為什麼許多大財主一開口你就會覺得他特別「窮」?道理就在這裏。
很奇怪的是,台灣演藝事業很蓬勃,但台灣演員卻沒有台詞訓練,尤其是些男演員,不管長得如何奶油,還是長得如何剛毅,一開口,不是「喲」,就是「吔」,不要說抑揚頓挫,連基本節奏都沒有,好好的一段對白,被他們說出來就成了一串軟屁。但名導演如李安,竟也對這種現象視若無睹,拍戲仔細得不得了,卻偏偏對演員唸對白沒有要求,或許,他的戲,真的是拍給外國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