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資金充裕,國內近月股樓暢旺,市場擔憂新一輪資產泡沫形成;中國人民銀行發表最新報告,認同「通脹預期有所顯現」,消費物價指數(CPI)於下半年「存在反彈可能」。中國社會科學院報告認為,應於下半年調整過度放鬆貨幣政策,不要待通脹出現才調整,否則中國經濟不排除出現第二次探底。 記者:周燕芬
據人行發表「09年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指出,內地物價水平下降趨勢在近數月持續,料CPI於第三季觸底;而工業產品銷售價格景氣指數跌幅,亦由首季的負15.6%,收窄至第二季的負8.9%,出現較大幅反彈。全球商品市場整體呈現觸底回升之勢,未來「輸入型」通脹壓力增加;同時國內需求繼續回升,流動性持續寬裕,通脹預期有所顯現。人行認為,CPI會在下半年走穩,並存在反彈的可能。
籲多依重財政政策
面對通脹有機會於年內重臨,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報告建議,下半年應堅持積極財政政策的同時,應調整過度放鬆的貨幣政策。報告指出,今年下半年資產價格可能繼續上漲,CPI最遲於今年底呈現回升,若一直等到通脹出現才調整貨幣政策,則可能錯失「退出」貨幣政策良機;若一直等到資產價格出現嚴重泡沫,才調整貨幣政策,則泡沫崩潰將給經濟帶來更大衝擊。
報告又認為,短期反彈越是迅猛,出現第二次探底的機會越大;建議下半年應調低經濟增長目標,更多依重財政而非貨幣政策,重心應放在改革和結構調整方面。
對於貨幣信貸發展趨勢,人行報告認為同時存在推動和制約信貸投放因素,推動因素包括宏觀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實體經濟貸款需求增加;新建投資項目還將陸續下達,正在建設投資項目存在大量後繼貸款需求;房地產市場資金需求可能繼續上升。
料第三季GDP9.1%
至於制約信貸的因素,包括票據融資可置換為中長期貸款的空間較大;建設項目預先儲存部份項目資金,上半年貸款有一部份沒有實際使用出去;合格項目開工節奏估計較上半年放緩,新建投資項目增長將有所減慢;以及資本充足率下降較快和風險管理加強,對銀行持續快速投放信貸資金產生一定約束。
另外,社科院預期,今年第三季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為9.1%,第四季約為10%,令全年保八目標可達。美林亦調升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8%調升至8.7%;明年由9.6%調升至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