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早前聽聞,民主黨中常委忽然煞有介事地成立一個由副主席劉慧卿做召集人,包括羅致光及狄志遠在內的小組,研究民主黨員參與政府委任公職的機制,最近還將建議諮詢黨員意見。有白鴿普通黨員對中央忽然要高調搞出任政府公職機制,大惑不解,因為以往黨內已有不成文規矩,何以又要再做一套「白紙黑字」的機制出來?有知情的白鴿黨中人說,其實整件事要由政府今年授勳名單,以及今年7.1遊行說起。
不成文規定要上報
該白鴿黨中人說,以往有白鴿黨員接受政府公職或獲政府授勳,很多時候會非正式知會黨內正、副主席,有時甚至會拿到中委會討論,可是這些做法並非明文規定,只是過去人人也是這樣做,又沒有甚麼問題出現,於是一切跟隨舊有做法,也沒有人要求搞一套明確規則出來。
避免再招公眾不滿
可是今年政府授勳名單出來,黨內忽然有聲音認為,為何接受政府授勳的黨員,事前沒有拿出來在黨內討論,認為白鴿黨要搞一套明確的通報機制,令黨可以有充份討論。因為黨員接受政府公職、勳章,最終出了甚麼狀況,也會影響黨的形象,再加上今年7.1遊行,有遊行市民不滿民主黨立法會前議員楊森接受政府勳章,雖然楊森已表明,就算他接受勳章,也不會改變支持爭取普選、平反六四立場,但已令白鴿黨中人覺得,有需要搞一套明確機制出來。
其實所謂機制,只不過是將過去的安排寫清楚,包括要求日後白鴿黨所有中委、紀律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及政策正副發言人,若要擔任任何由中央及特區委任的公職、又或接受特區授勳、委任為太平紳士,事前都要向中常委申請批准。至於其他黨員,則要於擔任由中央或特區政府委任的公職後,一個月內主動向中常委申報。白鴿黨中人解釋,搞這些制度出來,無非是日後就算再有市民不滿他們接受某些委任,白鴿黨也有理據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