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靚模效應丁財兩旺90萬人逛書展 明年續加商業元素

o靚模效應丁財兩旺
90萬人逛書展 明年續加商業元素

【本報訊】一連七日的書展曲終人散,今屆人流再創新高達90萬人次,人均消費469元,估計為逾500個參展商帶來4.2億元生意額,旺丁旺財。有大型書商指營業額較去年升一成,出售寫真集及精品的參展商藉o靚模效應,生意勁升五成。主辦單位貿易發展局表示,入場書迷主要購買小說、文學及旅遊書,否認書展被o靚模「騎劫」,下屆會繼續在文化主導之餘加入商業元素。記者:張文傑、蔡朗清

第20屆香港書展昨日結束,貿發局錄得90萬人次入場,比上屆的83萬多8%。各書商趁最後一日推出買一送一、出血價,甚至「50蚊一袋任執」優惠,務求減少運書離場的費用。市民陳先生一家四口昨晨由東涌前來灣仔會展,用千多元買了大量兒童書籍,載滿了大半個篋,滿載而歸。
今屆書展o靚模寫真集大賣,帶挈相關參展商賺大錢,「周秀娜、Race及8模少女館三本寫真集賣咗超過26,000本,一本88蚊,呢度生意額已經過200萬。」經要文化出版經理馮家偉指出,其攤位今年出售o靚模寫真集,加上精品及書籍,整體生意額約有300萬元,比去年多五成,「未扣除場租、人工雜費,有成100萬盈利。」

書商忙於執拾賣剩的書運走,有市民把握最後時機揀書掃貨。

今屆書展人流再創新高達90萬人次,人均消費469元。

萬元教材售出150套

三聯書店市場營銷部副經理梁麗嫻表示,今屆書展估計售出約七萬本書,生意額逾200萬元,較去年升5%至10%,最驚喜是售價200多元的立體畫冊《香港彈起》及一系列講述本地集體回憶的書也大受歡迎;但由於該集團攤位數目比去年多四成,成本增加,故整體純利未必有增長。
商務印書館零售總監尹惠玲說,連同辭典機及網上學習卡生意,營業額估計逾500萬元,與去年相若,「今年人流多咗,但會場大好多,人流平均攤分,唔再集中一、兩間參展商。」售賣逾萬元一套兒童教材的MIAsia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張小姐稱,售出逾150套教材,生意額逾500萬元。

書展最後一日書商劈價促銷,務求減輕運費。

否認書展被o靚模騎劫

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李慶生表示,今屆書展參展商數目及租用面積均比去年多,銷售量上升,但以攤位平均銷售額來說,整體有輕微下跌。
貿發局今年首次在書展會場內進行調查,發現受訪的887名書迷中,每人平均花費469元,當中50%以購買小說為主,明星及o靚模寫真集則佔4%。
另外,逾70%受訪者20年來曾參觀書展三次或以上,首次參觀的有15%;52%指來書展的主要目的是買新書;75%只選擇參觀一天。參觀人士年齡介乎21歲至30歲的最多(39%),其次13歲至20歲(28%),反映逛書展已成為暑假的指定節目。
貿發局助理總裁葉澤恩表示,滿意今屆書展入場人次,金融海嘯無減低市民買書意欲。他強調,書展有逾10萬種書籍供市民選購,明星及o靚模寫真集只佔10多本,「唔認同書展被o靚模騎劫咗」;書展會繼續多元化發展,但仍會以文化書為主導。

市民在書展購書種類分佈

書種:小說 購買比例:50%
書種:文學 購買比例:23%
書種:旅遊 購買比例:16%
書種:宗教及哲學 購買比例:13%
書種:自我增值 購買比例:12%
書種:兒童讀物 購買比例:12%
書種:藝術及音樂 購買比例:12%
書種:寫真集 購買比例:4%
註:受訪人數887人(可選擇多個答案)
資料來源:貿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