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肥胖問題嚴重,以致糖尿病患者不斷增加,甚至出現眼疾及腎衰竭等併發症;以往胃水球、束胃帶等手術,一般只能減重,未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播道醫院3月進行本港首宗十二指腸繞道手術,為一名糖尿病患者「斷尾」,毋須再接受胰島素注射。專家強調,非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需以手術治療,必須衡量病情及手術風險,患者在術後需保持均衡飲食,否則仍會復發。 記者:梁瑞琼
黎先生現年46歲,有家族糖尿病史,19歲便確診患病,需服食降血糖藥,36歲開始注射胰島素。三年前體重高達100公斤、體重指標36,於是接受腹腔鏡束胃帶手術,雖令體重減至83公斤,但仍需每天三次注射胰島素。為擺脫注射煩惱,今年3月接受十二指腸繞道手術。
他在手術翌日已不需任何糖尿病治療,上月覆診時,證實已根治糖尿病,體重更跌至70公斤、體重指標27。黎生現時胃口大減,因為手術要把胃部縮細,「我以前食三個即食麪,家只食一碗飯。」兩個月前也有一名糖尿病女患者接受同類手術,負責手術的香港減重及糖尿外科中心醫務總監梅力文表示,她目前已毋須食藥控制糖尿。
手術有滲漏風險
梅力文解釋,十二指腸繞道手術首先要切除八成胃部,再切斷十二指腸起的一段小腸,直接連接到胃部,即繞過十二指腸。他指,把胃部縮細可減少刺激胃口的荷爾蒙分泌,降低患者的食慾,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繞過十二指腸,能有助腸促胰島素荷爾蒙產生,減少胰島素抗拒,從而改善糖尿病。
他強調,手術不可逆轉,且有滲漏風險,只適合肥胖(體重指標逾30)、糖尿控制差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手術可在短時間內改善病情,但患者在手術後仍需注意飲食及運動,否則糖尿病或會復發。
播道醫院為超重人士提供體重管理服務,該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劉大維指,求診者體重指標逾30的比率由2000年的23%,增至現時的35%,體重指標逾35的比率則在兩年間由7%激增至12%。傳統的飲食及運動治療、口服降血糖藥、注射胰島素也可有效控制病情。
並非所有人適用
並非所有人適用
香港中文大學內分泌科主管周振中指,繞道手術是刺激腸胃的荷爾蒙分泌,達至控制糖尿病及減重,中大曾進行約10宗包括胃繞道等繞道手術,但只屬臨床研究,不會以此作治療糖尿病之用。他強調,手術存在一定風險,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適用,患者需衡量本身病情及手術風險,「如果本身已經控制得好好,又冇併發症,咁就唔使做啦。」
十二指腸繞道手術示意圖
1)先將八成胃部切去
2)切斷連接胃部的十二指腸
3)將小腸直接連接到胃部
4)剩餘部份再與小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