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村路設計 市民變人球

投訴村路設計 市民變人球

一宗村路的投訴,揭露政府部門當巿民如皮球踢來踢去。有巿民透過1823政府熱線反映元朗村路設計問題,獲轉介至運輸署跟進。事隔近一個月才獲覆不是運輸署負責,投訴拖延近兩個月才有部門「認頭」。

熱線中心致歉

住流浮山鳳降村路傲凱峰的梅先生,於5月15日透過1823政府熱線,投訴該屋苑對出一段單程路設計有問題,沒設防撞欄保護,又沒行人路,路面石壆未達致減車速之效,要求政府改善。5月底熱線職員通知他,個案交由運輸署跟進。至6月11日,熱線職員答覆個案不屬運輸署負責,但說不出是那部門跟進。梅先生一肚氣說:「投訴咗成個月,到最後都係冇政府部門跟。」
政府總部新聞組回覆,負責管理1823政府熱線的效率促進組,於5月15日收到梅先生的投訴後,翌日已轉介予運輸署跟進,並於5月29日把運輸署「正跟進個案」的中期回覆,通知梅先生。其後於6月11日通知梅先生,有關地點不屬運輸署負責。梅先生就運輸署回覆需時,及要求負責該路段的部門再回覆。該中心按運輸署的資料,於6月29日聯絡元朗地政署及民政事務署。而元朗地政署於7月8日表示,會負責統籌協調角色,與有關部門研究該路段的設計問題。個案中對梅先生造成不便,該熱線中心表示歉意。
檔案編號:0620021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