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上半年美元只有波幅,出現先升後跌情況,但就沒有明顯方向。踏入下半年,筆者估計情況與上半年相若──美元仍是只有波幅但無方向,但走勢料剛好相反,很大機會將出現先跌後回升的情況。
在金融海嘯期間,出現了一個相當獨特的美元分析方法。就是美元強弱主要跟隨整體投資氣氛,尤其是受股市左右。股市投資環境惡劣,投資者便傾向放棄投資,轉向增持現金(美金),使美元得到支持。相反,當整體投資環境暢旺,投資者會傾向減持現金並轉向四處投資,不利於美元。雖然海嘯影響正逐步減退,但相信上述影響美元因素,會一直維持到第三季度。
市旺轉投資美元弱
於第三季度,筆者預期整體投資氣氛仍然持續暢旺,主要是留意到各大工業國的經濟正有從衰退轉向復蘇勢頭。上周英國率先公佈第二季經濟數據,GDP由第一季負2.4%大幅收窄至負0.8%。英國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亦為海嘯的重災區,當第二季經濟跌勢大舉收窄,可想像美國於本周五公佈的第二季GDP,相信也可如市場估計般,從第一季的負5.5%收窄至負1.5%。另外市場估計,於下月13日公佈的歐元區經濟,也將可從第一季的負2.5%改善至負0.6%。
如上述實質的數據公佈與市場預期相若,亦即,當第二季歐美經濟跌幅能大舉收窄,到第三季歐美經濟就有更大機會出現正增長。當歐美經濟均出現正增長,即意味環球經濟已進入復蘇軌。一點必須明白,我們現在已處於第三季,這正好解釋資產價格不斷受追捧,股市、商品及商品貨幣齊升,相反美元不斷下跌的原因。
第一季度,是環球經濟最嚴峻時刻;第二季度,環球經濟見底,投資再被關注。到了現在(第三季度),環球投資形勢又轉移到另一個層次,看的是經濟的復蘇勢頭。到了第四季度又如何?筆者估計屆時投資將變得複雜。當經濟復蘇概念炒作完畢後,要再把投資氣氛推升至另一境界,除非可見到環球經濟達至高速增長,但筆者認為可能性十分渺茫。因為直至現在,工業大國的經濟仍相當依賴政府資金支撐,難以想像經濟如何高速增長。
再者,筆者相信隨着於第三季度美國公佈的經濟數字逐一出現正數,屆時將給予聯儲局更大壓力,要把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資金抽走。所以可想像,到了第四季度,當股市及商品以至商品貨幣價格相繼升至一個相當高水平,而經濟又不能進一步改善給予市場作進一步推升理據,加上聯儲局屆時又可能開始抽走量化寬鬆貨幣資金,第四季度的投資氣氛或會轉惡。這時候相信將是美元反彈之時。
歐元挑戰1.45美元
首先,投資氣氛轉惡,本身已會驅使投資者增持現金(美金),將率先為美元帶來支持。而聯儲局抽走量化寬鬆貨幣資金,意味市場上流通的美元將會減少,也有利美元回升。按上述分析,提防短期歐元有機先向1.45美元進發,料第四季歐元才會跌返1.38美元以下。
溫灼培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