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曾多次在本欄談論到,假若多隻本港的重磅恒指成份股能夠回歸國內A股市場上市,肯定會進一步推高港股,甚至有望挑戰2007年的3萬多點歷史高位!
現時港股的平均PE大約16、17倍,國內股市的PE則高達28、29倍,可見兩地股市的估值相距頗大。此外,再加上多隻重磅的紅籌股(恒指成份股),它們的PE仍不足15倍,故一旦成功回歸A股,則肯定水漲船高,大幅推高其估值,所以筆者相信,本港的藍籌股回歸A股,是恒指再創新高的主要動力。
剛巧昨日《蘋果》財經的頭版便有報道指,國內已確定首批回歸A股的紅籌企業名單及次序,當中約有5間紅籌公司最快於今年底前至明年上半年內,可陸續回歸內地股市掛牌。由於在這數間紅籌股中,大部份皆是恒指成份股,故一旦落實回歸A股,則肯定會進一步推高其股價,同時為恒指帶來新一輪的上衝動力。
爆升動力勝發行A股
另一方面,據報道,紅籌股回歸國內A股市場之形式,將有兩個可能性,一就是以A股上市,二就是以類似美國ADR形式的中國預託證券(CDR)形式返回內地上市。至於最終會是那一種方式,則暫時仍未知。筆者認為,若從利好本港上市公司的角度出發,相信應該是以CDR方式較為有利,就以昨日在上海股市掛牌買賣的四川成渝高速(H股──107,A股──601107)為例,其A股的收市價高達10.90元人民幣,而其H股的股價則為3.60港元,粗略一計,A股折算港元後高出H股逾兩倍,兩者之差價頗大。
從昨日四川成渝A股狂升,而相對上其H股的股價只微升5.6%,可見,雖然A股上市對H股有一定利好作用,但A股上市後對其H股之幫助力度大為減弱。再者,很多時同一隻股份的A股升,但其H股有些時候不但沒有隨之上升,反而會下跌,類似情況頗為常見。
至於中國預託證券CDR,據國內的報道指出,CDR的模式及運作將會類似美國的ADR。相信大家對ADR也不會太陌生,尤其是每晚的財經新聞,也有報道港股在美國的ADR之股價。
大致上,除了極個別情況外,一般港股ADR之價格與其在本港的股價大致同步,兩者差距頗為輕微,普遍不會出現同一隻國企股的H與A股,出現差距6、7成般巨大。故此,筆者推測,假若CDR的運作最終能達到如ADR般有效率,則在本港的紅籌股之股價應大致可跟貼其國內的CDR,屆時在港的股價便有較大機會出現爆升,因此筆者會密切留意那一隻紅籌股較大可能以CDR回歸A股。
正如四川成渝,假若其H股股價能追貼其A股,則其股價肯定會倍升!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