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半年25宗嚴重事故

公院半年25宗嚴重事故

【本報訊】公立醫院嚴重醫療事故不斷,半年有25宗嚴重醫療事故,當中11宗是病人自殺死亡,包括獲醫生批准「放假」離院後自殺。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表示,自殺病人主要患有思覺失調或嚴重抑鬱症,亦有病人掩飾自殺念頭,令醫生認為他病情穩定,但離院後自殺。

11住院病人自殺

醫院管理局內務及運作會議文件透露,由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底的半年內,有25宗嚴重醫療事故,最多是住院病人自殺死亡個案,共有11宗,包括病人在放假離院後自殺。07年10月至08年9月的一年內,該局亦有25宗住院或放假離院病人自殺個案,逾七成在家自殺,當中12人有精神病史,其餘病人有長期病患或身體殘障等,最新數據顯示病人自殺問題未見改善。
其餘事故是手術期間遺留物件在病人體內,病人要再接受手術取出,共7宗。為錯誤病人或身體位置做手術則有5宗。另有兩宗孕婦產子死亡,其中一人剖腹產子後陰部持續流血,多個器官衰竭而死;另一人產後陰部及腦部大量出血,一周後死亡。
醫管局將13宗死亡事故列為「後果非常嚴重」,4宗列為「嚴重」或「中等」,8宗屬「輕微」或「不重要」。該局上月起引入手術安全核對表,要求醫生核對病人身份及手術位置等。局方亦引入自殺風險評估統一指引,及檢討醫院設施防範病人自殺。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表示,自殺病人主要患有思覺失調及嚴重抑鬱症,以為自己受迫害,或無錢、無家人;「亦有病人好想死,但話自己冇事,但一出院就自殺。亦有病人喺醫院好哋哋,但一返屋企發現冇人幫,好似交張電費單都唔掂,覺得好低落,一時諗唔開自殺。」
他指,病人在醫院內主要吊頸自殺,公立醫院已改善病房環境,如拆除可掛繩吊頸的橫柄。因護士沒可能全天候看管病人,最重要是識別高危病人,醫管局亦需增加精神科資源及培訓。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曾接獲病人出院當日自殺,或成功偷走後自殺個案,他們均有精神科問題。醫管局應改善評估病人精神狀況及加強出院後跟進。

公立醫院嚴重醫療事故
(1/10/08至31/3/09)

‧類別:病人住院期間自殺(包括放假離院後自殺) 宗數:11
‧類別:手術期間遺留物件在病人體內 宗數:7
‧類別:為錯誤病人或身體位置進行手術 宗數:5
‧類別:孕婦產子死亡 宗數:2
總數:25宗
資料來源:醫管局內務及運作會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