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停頓近10個月的內地A股新股公開發售(IPO),近期重新啟動審批後,在香港掛牌的紅籌企業回歸A股,亦重新被搬上議事桌。消息透露,上周在北京舉行的監管機構工作會議上,已確定首批回歸A股的紅籌企業名單及次序,約5間大型紅籌公司,估計最快可於今年底前至明年上半年內,陸續回流內地股市掛牌。
記者:劉美儀
市場估計,中移動(941)及中海油(883)會是首批回歸A股的紅籌(在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註冊的中資公司)大熱。據悉,待首批以紅籌為核心的境外企業回歸A股後,接着才到包括滙豐控股(005)等外資公司,登陸內地股市,形式可以是A股或中國預託證券(CDR),目前仍在商討中。
企業可伺機海外併購
多次被擱置的紅籌回歸A股計劃,消息指出,近日在監管機構工作會議內正式拍板;隨着內地證券市場逐步恢復活力,當局希望平衡國內過剩的投資資金,讓內地股民獲得間接染指境外股市的投資渠道。紅籌企業回歸A股,集資規模並非當局首要考慮,政策最主要是確立內地資本市場,步入新發展方向的象徵意義,惟企業在集資補充資本後,亦可伺機作海外併購,以體現中國在環球資本市場地位日趨領先的目標。
紅籌回歸A股的議題已談論多時,甚至引起本港關注,市傳港府因憂慮紅籌回歸A股,影響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曾要求內地暫緩紅籌回歸的研究。去年9月,受環球金融海嘯及股市大瀉的衝擊,中證監暫停新股IPO審批,紅籌股回歸的問題亦被再度擱置。
中移傾向以CDR上巿
內地傳媒早於07年6月引述中證監消息指出,當局已草擬《境外中資控股公司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點辦法(草案)》,規定紅籌公司申請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應滿足4個條件,包括股票已在港交所(388)上市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於200億元;最近3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20億元;以及50%以上經營性資產在境內,或50%以上利潤源自境內業務。
首批回歸A股的紅籌大熱中移動,其董事長王建宙今年5月他曾主動談到內地上市大計,指公司傾向以中國預託證券方式,盡早成為首批回歸A股的境外公司,但仍未向內地監管機構申請,亦無為此定下時間表。
多間紅籌曾就回歸A股表態
‧中移動(941)
董事長王建宙今年5月曾表示,希望早日回歸A股,但指公司傾向以預託證券方式上巿
‧中海油(883)
董事長傅成玉去年4月已指出,公司正準備回歸A股事宜,只待政府拍板即去馬
‧中信泰富(267)
前主席榮智健去年3月曾表態,希望能於年內(08年)回歸A股
‧華潤創業(291)
前董事總經理陳樹林07年11月已表示,一直有研究回歸A股的時機
‧北京控股(392)
副主席張虹海07年5月透露,正研究回歸A股上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