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至今,總共削減了650萬個職位,職位數目由2007年12月的1.382億個,降至今年6月的1.317億個。換句話說,這個全球經濟火車頭在過去9年好景時所創造的職位,於過去短短18個月內已化為烏有,這種情況是大蕭條以來所未見。
要追上人口增長,美國經濟需要每月創造12.7萬個職位,即是期間應要增加230萬個職位才算達標,如今反而少了650萬個,較好景時的就業水平至少欠缺880萬個職位。
美失業率不容樂觀
美國現時的失業大軍達到1470萬人,較衰退前的720萬人多出逾一倍。如果計入「懶懶閒的搵工者」和「非自願的兼職員工」,失業人數更會飆升到2590萬人,即是每6名美國打工仔中,就有一位丟掉飯碗或就業不足。更甚的是,16至19歲的黑人青年,失業率達39.6%,差不多是2000年時20%的一倍。
還有一點要留意,以上數據是由信譽一般的美國勞工部提供。正當美國經濟處於水深火熱中,勞工部竟然錄得今年5月新增逾20萬個「有名無實」的職位,是踏入千禧年以來職位增長最出色的5月份,你會相信嗎?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美國期間竟然增加了4.3萬個建築職位和7.7萬個旅遊業職位。
再者,美國勞工部會在其抽樣數據中,不計算那些已結業公司所造成的職位流失,以「反映」未列入調查的新公司所帶來的新職位。若非如此,美國的失業率肯定會更高。
所以,除非你十分渴望為美國政府打工(報酬和福利整體而言優於私人環節),否則新興市場的私人環節提供更佳的就業機會。問題在於政府經營的業務不單難有錢賺,而且服務也及不上私人機構,這從比較一下美國郵政和UPS與FedEx的效率,就可知一二了。
我要講的是,在新世界秩序下,新興市場私人環節的增長和就業機會,均較先進國家優勝一籌。此外,美國的稅率將會上升,尤其是高收入者的負擔將會更重,所以我極之不贊成大家移居到美國。
偶爾我除了會收到讀者詢問到那裏安居最好,還有一些人查詢應該選擇那一門行業。
3月低位料有支持
我既不是就業顧問,也不是開設職業介紹所(而我的公司暫時亦未有增聘人手的計劃,所以大家不要寄履歷給我),但我可以給大家的忠告,是選擇自己特別感興趣和願意投放全副精神的行業,你的勤奮和可靠會帶來回報。
引伸到投資方面,我暫時看不到任何一個特別值得冒險的投資機會,故此我會抱持順其自然的心態。
我的家庭醫生建議我減少提供預測,但如果要我「賭一鋪」的話,我認為股市在短期內會爆發一次大型的獲利平倉潮。然而,我始終不覺得股市會跌穿今年3月所錄得的低位。(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
麥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