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新特首難打破停滯困局 - 盧峯

蘋論:新特首難打破停滯困局 - 盧峯

自從其他可能的對手避戰後,自從崔世安先生得到九成以上的選委提名後,昨天的澳門特首選舉已成了為欽點的新特首「加冕」的遊戲,結果他也順利以二百八十二票當選,只有十四名選委沒有投贊成票。
對不少澳門人包括澳門當權的建制力量來說,崔世安高票當選特首至少意味澳門政治生態不會有大變,至少意味何厚鏵先生的政策及做法會延續,至少意味曾一度因貪污、濫權而出現的內部矛盾不會公開化。在未來五至十年,澳門將不會跟現時有甚麼大分別。但實際上,崔世安先生高票當選反映的是澳門各方面特別是社會、政治的發展停滯不前以至倒退,反映的是一般民眾的參與及影響力不斷萎縮。
先從選舉來看。第一屆澳門特首選舉是有競爭的選舉,何厚鏵先生雖然被一面倒看好,但仍有代表其他利益、看法的人參選,令選舉過程較公開透明,澳門居民有較多機會聽取不同看法,令小圈子選舉多了一點競爭的意味。到十年後的第三屆特首選舉不但沒有變得更開放,不但沒有變得更有競爭性,反而早早成了崔世安一人的獨腳戲,反而成了崔世安的一人騷,聽不到其他聲音與意見,聽不到對崔世安政綱的批評與質疑。從有競爭的選舉走向無競爭的選舉,從開放的選舉到內定的選舉,這不是倒退又是甚麼呢?
事實上今次特首選舉獨腳戲可以說連一點異議、反對聲音也容不下。一些民間論政團體如新澳門學社在廉政建設、防止官商勾結、加強勞工保障方面向崔世安提出了不少意見及批評,崔先生不但不願直接與他們對談,更不肯公開回應他們的建議。另一方面,有澳門網民在網上發起反對商人治澳運動,籌集款項希望在香港報章賣廣告。這樣的做法在任何開放、文明的社會都是容許及正常的。誰知道活動曝光後不斷受打壓,澳門的銀行把網民的戶口凍結,澳門政府又蓄意針對報道事件的香港傳媒,把有關報章「下架」。
任何正常及有意義的選舉都鼓勵市民發言,都鼓勵不同意見的人提出本身的想法,好讓從政者好好參考。澳門特首選舉卻千方百計壓制、排拒、淡化不同聲音,不同意見。這不是倒退又是甚麼呢?
更可怕的是,澳門面對的幾個重大問題包括貪污濫權、官商勾結、貧富懸殊、利益輸送都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都需要進一步開放政府才能解決。前運輸工務司司長歐文龍的八億元世紀貪污案,既反映批地制度欠監察,也反映政府缺乏監察制衡的結構性問題。要杜絕類似的貪污大案,新任特首必須下決心改變批地制度,改為以公開拍賣推出土地,以杜絕個別官員濫用手上權力為自己、家人及親友謀取利益。此外,新任特首也有必要加強政府內外的制衡及監察,包括吸納不同背景、政見、利益人士加入政府,包括增強立法會、傳媒、民間社會的監察力量。只可惜,崔世安先生不管當選前後都沒有顯示這份決心,都沒有打算增強對政府施政的監察,都沒有打算讓民眾有更多參與及影響力,只想倚賴原來的大家族勢力、網絡。這樣下來,民怨民情將難以上達,貪污濫權及官商勾結將難以杜絕,澳門將難免跌入停滯不前的困局!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