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發展商土地儲備一直都是「出多入少」,加上今年上半年大量推盤,令第二季可供發售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首度跌穿5萬伙,僅4.9萬伙,較首季急跌近一成,並為04年政府有數據公佈以來的季度新低。另上半年的私人住宅施工量也只得3200伙,業界估計全年也僅約7000伙,亦會是97年有數字以來的新低,預期未來樓價會進一步被推高,但供應不會出現斷層。
樓價料續升 幸不會現斷層
運輸及房屋局昨公佈一手私人住宅供應數字,截至6月底,未售現樓及樓花量只剩4.9萬伙,首次跌破5萬伙,較首季的5.4萬伙,減少5000伙;已批出土地卻未曾動工的單位,也減少1000伙至7000伙。
今年第二季可售一手私人住宅減少5000伙,相信與樓市暢旺、買家積極入市有關。第二季開賣的新盤銷情多數理想,如天水圍栢慧豪廷全部1068伙,在短時間內沽清,馬鞍山銀湖.天峰,5日售出逾1600伙,佔單位總數73.8%。
此外,今年第二季的施工量僅1500伙,為4個季度新低,上半年共3200伙,數字亦偏低,至於上季落成量則約1500伙,為3個季度新低。
長實(001)執行董事趙國雄指,數字反映未來供應緊張,每年供應將不足1萬伙,惟發展商會依市況定價,不會因而高價賣樓,並預計下半年樓價可升一成。
會德豐地產(049)執行董事黃光耀指,可售單位僅4.9萬伙,但短期仍有一定供應,惟施工量續減,全年恐只有7000伙,明顯難滿足本港一向每年約1.5萬至2萬伙的一手需求,未來樓價料續向上。
施工量全年料僅7000伙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施工量及可售單位量不斷下滑,明顯反映未來供應緊張,但仍未算出現斷層。但土地供應長期短缺,當經濟好轉,樓價恐會急飆,屆時有機會製造一個更大的樓市泡沫。
測量師學會產業測量組主席潘永祥,以及戴德梁行北亞區策略發展顧問主管陶汝鴻均認為,樓價升跌與一手供應多寡關係不大,主要受經濟及投資環境改變。陶氏指,上半年樓價升,與市場低息、熱錢湧入有關,本港整體經濟數據未算理想,現時炒作要相當小心。
供應續降
受累勾地難補價慢
私人住宅供應減少,究其原因,擔當主要土地供應者的特區政府責無旁貸,業界指現時僵化的勾地制度,和處理更改土地用途的過程冗長,打擊發展商的申請勾地和補地價意欲,如未來狀況不變,住宅供應會長期不足。
會德豐地產(049)執行董事黃光耀指,發展商在勾地過程中要做不少準備工夫,又要承擔發展風險,政府勾地政策卻完全沒有誘因,更在土地發展上加入諸多限制,故發展商現時的勾地意欲不大,他估計,下半年也不會有太多勾地申請。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稱,勾地機制實難吸引發展商再去申請,除因底價定得高,勾地者很多時都是「為人作嫁衣裳」。至於將所持有土地以改變用途來發展,又因牽涉大量規劃及諮詢公眾等工作,加上之後與政府商談補價上的分歧,令整個發展過程冗長,兼風險大,打擊他們的發展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