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經濟是否已擺脫衰退,仍有不少爭議,但股市似乎已予人雨過天青的感覺,不少主要股市皆已升破今年高位,道指升破9000點,港股亦一度突破2萬點關口。股市全面向好,資金棄美元投向其他非美元資產,歐元本周便曾逼近1.43美元,創6周新高。但美元真的會一蹶不振,沒有翻身之力嗎?
美股越走越高,主要是美企次季業績平均表現較預期優勝所推動,但至今美企業績真正亮麗的其實只有寥寥數家,其他最多只能以沒有預期那麼差(betterthanbad)形容,對美股的支持能否長期維持,是一大疑問。尚有逾半企業會在未來兩周陸續公佈業績,對已升至今年新高的美股,會是一大考驗。
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於國會聽證時,表明有需要把息率維持在低位一段長時間,又表示對就業會進一步惡化感憂慮,亦擔憂商業房地產市場會成為另一炸彈,指美國經濟即使復蘇,步伐亦只會極度緩慢。美滙指數雖曾跌至78.4的接近兩個月新低,卻未見太大沽壓,正好反映市場對經濟是否真的平步青雲,心中仍打個大問號。
縱使部份貨幣如歐元、澳元及加元走勢強勁,但真正算是有突破的,只有央行已宣佈衰退結束的加元。判斷過整個形勢後,仍建議可選擇個別貨幣進行區間買賣,反而近期若採用破位追入的策略,隨時會中伏。
美元不應過份看淡
美國下周會有破紀錄的1150億美元長債推出市場,對滙市有一定影響。有意見指美元下跌會削弱美債吸引力,故不應對美元過淡,思之不無道理,但個人則覺得美國經濟未真正轉佳,美元避險功能未失,才是美元可以看高一線的原因。
上周建議沽澳元,但原來要左右逢源並不容易,看錯市的代價,便是付出接近一半前周利潤。瑞郎近期走勢頗穩定,波幅介乎1.06至1.10之間,不妨考慮在1.0650沽瑞郎買美元,預留150點止蝕,目標看1.0920,希望能收復上周的失地。
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