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區組織協會今年再量度多區籠屋和板間房的室內溫度,日間在深水埗一間板間房錄得攝氏37度,比室外高出5度,冠絕其他區域。該會指出,目前仍有不少未領牌的板間房,有些一屋20伙,住在其中有十大致命危機,熱死是危機之首。
未領牌 一單位分20房
昨日是節氣中的「大暑」,深水埗北河街一座舊樓五樓板間房錄得室溫32度,譚伯與妻子和12歲兒子居於其中,沒有窗戶,租金連水電每月1,200元。譚伯說,曾到商場凉冷氣被趕,有時惟有到公園乘凉至深夜才回家。
失業的馮志偉今年3月搬到汝州街一個未領牌的板間房,月租1,000元,屋內用木板分成20間房,分上、下兩層,他的房同樣沒有窗,昨日室溫高達34.9度,熱得要赤膊短褲接受訪問,「有幾日要一日冲成五、六次凉。」
社協早前在譚伯的板間房錄得37度,比室外氣溫高5度,晚間也有33度;該會也在佐敦、土瓜灣和上環等地的籠屋和板間房,錄得日間室溫介乎33至35度,比室外高出2至4度。該會指籠屋和板間房的租金收豪宅價,有床位月租1,500元,呎租達90元。
社協幹事施麗珊指出,去年底共有10萬人居住籠屋和板間房,金融海嘯下,料人數必定上升。
批評政府拒正視問題
該會指這類住屋有十大致命危機,除可能熱死人外,也因多是舊樓,有容易發生火警、漏電、傳播病毒等危機。居民毛女士的年幼女兒,便經常夜半被曱甴和木蝨咬。
該會批評政府拒正視籠屋和板間房問題,要求當局加建公屋,取消單身人士和新移民的申請公屋限制,增加綜援租金津貼,令他們有能力改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