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國不高興vs中國憑甚麼

特稿
中國不高興vs中國憑甚麼

你反o靚模,我反反o靚模。你說「中國不高興」,他反問「中國,你憑甚麼?」
在內地大賣的《中國不高興》,其中兩位作者宋強和黃紀蘇來了香港,昨日擔任書展講座的嘉賓。不少憤青奉此書為聖經,書中「撕破西方的面紗」、「西方人的自以為是,是被我們慣出來的」、「不能任由美國綁架世界」等聳動字眼,曾引起BBC、《時代》周刊等西方傳媒注目。但黃紀蘇認為,說他們是極端民族主義者是亂扣帽子,以偏概全。
那邊廂,已重印至25版的《來生不做中國人》作者鍾祖康推出《中國,你憑甚麼?》,繼續剖析中國人的劣根。鍾祖康接受本報訪問時說,《中國不高興》在內地大熱不出奇,「因為中國大陸的讀者長期被有系統的閹割和洗腦,加上嚴密資訊封鎖,以致對世界實況和文明價值的認識被嚴重扭曲。」
鍾祖康舉例,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在內地只能出刪節版;馬建在國外走紅後重回中國出版《拉麵者》,代價是刪改一千多處,名字也變了「馬建剛」;到最近梁文道的《常識》,也要抽起有關西藏的文章,因此在內地「一本書的銷量不能準確說明民眾真正喜歡這書的程度」。

黃紀蘇:內地言論自由有進步

香港書展有些書在內地禁售,談起香港的言論和出版自由,黃紀蘇卻說,這方面內地已進步不少,像趙紫陽的《改革歷程》,電子版在內地相當流通,「我已看過電子版,但因媽媽的眼睛不好,在這裏也給她買了一本。」
書海浩瀚,能自由暢泳就好。
記者 陳沛敏

《中國,你憑甚麼?》作者鍾祖康。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