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空氣指標 中間落墨環團促落實嚴謹標準

收緊空氣指標 中間落墨
環團促落實嚴謹標準

【本報訊】本港現行的空氣質素指標早於20年前制訂,世界衞生組織於06年10月發出更嚴謹的新指標,政府在空氣質素指標檢討諮詢文件中,七種主要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指標,均根據世衞建議有所收緊,其中二氧化氮、鉛及一氧化碳均採納了世衞最終指標。至於二氧化硫、微細或可吸入懸浮粒子及臭氧,卻採納了相對寬鬆的指標。
環保組織一直擔心,港府根據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尺度,在檢討空氣質素指標時劃一採納世衞最寬鬆的中期指標,未有決心改善空氣質素。諮詢文件的建議,在二氧化硫24小時濃度,以及微細懸浮粒子及臭氧採納了最寬鬆的世衞指標。

環境局:涉跨境因素

環境局消息稱,部份污染物濃度涉及跨境因素,不能一步達到世衞終極目標,本港與廣東省方面一直有改善空氣的共識,廣東省在管制電廠方面錄得較佳成效,其他方面也有參照本港的做法。
不過,環保組織對政府建議的指標表示失望,綠色和平及地球之友均要求政府盡快落實世衞空氣質素指引中最嚴謹的標準,並設立一個定期檢討機制,令本港空氣質素邁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