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本世紀最完美的日全食昨日造訪亞洲多國,白晝變黑夜的奇景,由西向東上演,先後經過印度、尼泊爾、孟加拉、不丹、緬甸,中國、日本,最後在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南結束。日全食帶穿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印度和中國。其中,中國重慶上空的日全食被喻為最美,難怪當地人自覺自己是全球最有眼福的人。
新華社/網易
3億人目睹
這次日全食帶在中國的長度約一萬公里,寬度230公里,覆蓋長江流域12省市,估計有三億人觀看到。但因天氣原因,僅重慶、武漢、上海等城市的民眾和遊客能目睹這500年難得一遇的天文奇觀,時間最長6分鐘。中國日全食在8時01分先由西藏出現,到11時03分在浙江舟山群島入海消失,歷時逾3小時。
重慶雲層薄
昨日一大早,重慶雲層稀薄,市民興奮不已。踏入8時07分,開始出現初虧,9時13分食甚,全市白晝如黑夜一刻,地面一片閃爍的白光,眾人拿相機拍攝。重慶盲人學校的15歲女生的馮雙格外高興,因平日弱視的她也看到太陽上的「黑點」和光暈。市民紛紛打電話分享「賞日」心情,造成全市通訊短時中斷。
天文學家失望
浙江安吉滙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5個國家的243名天文學家,一度被喻為全球最佳欣賞日全食地點。但當地昨日多雲,令聚集在當地的眾天文學家大失所望。有專家稱,雖然當地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全食的整個過程,但因雲層對拍攝圖像造成影響,對收集日全食數據不理想。
遊客喜如願
天文台一早預告部份全食帶將受天氣影響,可能與日全食失諸交臂。有特意到中國欣賞日全食的外國遊客應變及時。一個由30多名德國遊客組成「天文之旅」團,前日臨時更改行程,放棄原先到浙江海鹽觀測點的計劃,乘飛機改往約兩千公里外的重慶,終趕上世紀最完美的日全食。
蘇州雨掃興
上海和蘇州因天公不造美,日全食期間下雨,令當地市民和遊客感到失望。近5,000名來自各地的遊客和天文愛好者,齊聚上海最好的觀測點之一,佘山月湖雕塑公園,期待見證日全食的天文奇觀。然而一場大雨令賞日的遊客和天文愛好者未能如願。蘇州有人因未能看到今次天文奇觀而痛哭。
氣溫突急降
全日食在中國境內歷時逾3小時,許多城市突然天色昏暗,白晝如黑夜,許多城市氣溫突然急降。在四川宜賓長寧縣,有市民劉先生昨日特別買了一個溫度計放在戶外,當太陽出現日食時,氣溫錄得31℃;當發生日全食時,降至27℃,足足降了4℃。台灣中央氣象局指出,日食令全台氣溫下降了大約1℃。
仿古蜀祭日
為了防範日全食期間出現意外,各地政府都採取不同措施,以確保民眾追看日全食的安全。當中包括白晝變黑夜時的照明、通訊和交通等應變預案。
成都除了不斷宣傳日全食與地震無關外,有許多藝術家聚集在當地的金沙遺址,模擬古代進行「古蜀人」祭日大典表演。
掀天文熱潮
這次中國500年難得一見的日全食,掀起全國民眾對天文的熱潮。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這些曾經陌生的日全食專業術語,不少市民如今已耳熟能詳。中國下一次看到日全食,將是2035年9月2日,北京正好位於日全食中心線附近,能在當天早上8時30分看到約1分20秒的日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