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有報道指人民銀行日前召開年中工作會議,為下半年工作確立方針竟出現「防通脹」字眼,消息旋即被認為中央推行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有變。不過,人行新聞處發言人馬上澄清,承認確曾為下半年經濟狀況展開座談會,但與會人士強調貨幣政策維持不變,防通脹亦未被納入工作重點。
開會曾討論防通脹
簡短回應已確認會上確實曾討論過防通脹,顯示人行對於被多位經濟師預計,最快於年底始出現通脹,不能不「先天下之憂而憂」。
天量貸款引發通脹預期,央行財政政策微調的迹象亦日漸明顯,市場憂慮寬鬆貨幣政策何時轉向,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要待第三季數據公佈以後,才可判斷往後政策走勢,若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9%,央行在第四季加息可能性將上升;不然就要待明年上半年才會採取此類「硬」措施,包括調高存款準備金以抑制通脹。
他續指,目前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調整,央行第三季的重點工作仍是擴內需、保增長,以及調整經濟結構,並可於期內擺脫通縮問題。消費物價指數(CPI)將在第四季由負變正,預計明年第二季或會升至3%,屆時通脹威脅才會較為明顯。
滙豐環球研究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保增長」和「防通脹」互相矛盾,不可能同一時間實現。中國今年下半年重點仍為保增長,目前經濟剛剛復蘇,距離經濟過熱導致通脹之路仍相距甚遠。他預期明年CPI大約為2.5%,低於政府目標4%,而財政政策在未來一年亦不會轉向。
下半年料力控新貸款
另外,央行通過發行1年期央票及向商業銀行定向發行票據等公開市場操作,釋放貨幣政策微調訊號,大摩前經濟師謝國忠表示,央行下半年主要措施是控制新增貸款量,以減緩通脹到來。
不過,有中國財政部官員指整體經濟仍未從收縮期中復蘇,市場相信內地財政政策仍以積極為主,預計中央政府通過調整稅收及政府支出來影響經濟預算政策,同時配合適當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帶動經濟增長與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