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兌換外幣3注意恐收手續費或缺現鈔宜貨比三家

銀行兌換外幣3注意
恐收手續費或缺現鈔宜貨比三家

東南亞是香港人短線旅遊首選,其中日、韓、台及泰是熱門旅遊勝地,大部份市民都會在出門前,先到銀行兌換外幣。專家指銀行兌換外幣勝在安全,但要注意或收手續費、非熱門外幣現鈔存貨未必足夠,而且各銀行的兌換牌價不同,宜貨比三家。 記者:葉敏儀

日圓、韓圜、台幣及泰銖4種外幣,除日圓較熱門,其他3種銀行未必備有現鈔供應,理財版致電12間銀行查詢上述4種外幣的現鈔兌換價(表1),當中大新、建銀、星展及交銀均只有日圓現鈔可供兌換。其餘8間雖有參考價,但亦非每間分行都有外幣現鈔提供,故宜先致電銀行分行查詢,如所需大量現鈔,可向銀行預留。

港元兌換日圓交銀抵

對於一般市民來說,比較銀行的外幣兌換牌價時要留意,賣出價是指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幣的比率,牌價越低,即以要兌換同一筆外幣,所需港元最少。至於買入價是指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幣的比率,當用剩的外幣,想換回港元,可比較這個牌價。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指出,提供較抵兌換價的銀行,通常可保持優勢。
綜合各銀行本周二的牌價,在交銀可以最少港幣兌換最多日圓,每1萬日圓只需824港元;兌換台幣則以渣打最化算,至於韓圜及泰銖要到中銀。不過外遊用剩了的外幣,要兌換回港幣,未必回到同一銀行最着數。
以日圓為例,若返回交銀兌換港幣,每1萬日圓可兌換回821港元,但到中銀則可獲823.6元。
至於台幣換回港幣,到恒生、永隆及東亞,每一台幣均可換到0.235港元。將韓圜及泰銖換回港幣,以恒生牌價最高。

買賣差價闊 銀行賺得多

大部份市民為求方便,都會在本身開了存款戶口的銀行兌換外幣,一般銀行會豁免現有客戶手續費及不設兌換限額,只有恒生及永隆客戶,兌換金額少於3000港元,會按非客戶收手續費。不過恒生優越、優進理財客戶可豁免。
至於非銀行現有客戶,僅創興及星展免手續費及不設兌換限制,其他銀行都會收手續費,當中永隆最低,只收40元。最貴上海商業銀行,要500元。
除了上述額外收費,銀行買賣外幣的利潤,視乎買賣差價,各銀行現鈔買賣差價越闊,代表該銀行「食水」越深。
上述4隻外幣,各銀行在兌換差價上,以台幣相差0.006港元較少,介乎0.019至0.025港元,其次泰銖差距亦少,中銀僅0.009港元,恒生、永隆及滙豐則為0.02元,韓圜差價亦在6至10元。惟日圓差價分別較大,滙豐客戶到該行買賣每1萬日圓,要蝕13元差價,交銀客戶在該行買賣日圓只需3元,成本足足相差10元(表3)。

兌換外幣現鈔手續費

創興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X 客戶(兌換額限制):X

星展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X 客戶(兌換額限制):X

永隆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40 客戶(兌換額限制):X(3000以下收手續費)

恒生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50 客戶(兌換額限制):X(3000以下收手續費)

建銀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5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東亞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5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渣打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5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交銀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6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滙豐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10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中銀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10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大新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10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上商銀行 非客戶(元/每筆):500 客戶(兌換額限制):X

註:單位為港元;★非客戶上限$8000
資料來源:電話查詢及銀行網頁

光顧找換店 宜搵老字號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個別找換店,會將假銀紙魚目混珠,建議找有口碑、有規模或老字號的找換店。此外,他認為到銀行兌換外鈔較有保障,收到假鈔風險較低,但要留意手續費。

麥萃才

應保留單據

他又稱:「部份銀行會為理財戶口客戶,提供外幣儲蓄戶口,讓客戶以電滙價由港元戶口兌換並存入,又可直接提取外幣。」他解釋,一般外幣戶口存入外幣後,不能直接提取外幣,只能先兌為港元,再以港元現鈔兌換外幣,即客戶要兌換兩次,由於兌換價包含了手續費,兩次兌換即給了兩次手續費。
此外,無論在那裏兌換外幣,均應保留單據,萬一牽涉洗黑錢或假鈔事件,可追查紙幣來源。

銀行兌換外幣勝在安全,但要注意手續費。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