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引路帶滑倒長者

視障引路帶滑倒長者

政府推行無障礙通道政策,新建或大規模改建的建築物須為殘疾人士提供通道和設施;但有讀者反映,指視障者通道表面太滑,雨天尤甚。原來政府已有就無障礙設施制訂設計指引,但不包括防滑度。幸房屋署接獲投訴後,即添加了防滑物料,問題得到改善。

讀者羅小姐投訴黃大仙下邨(一區)鋪設的指引視障人士的觸覺引路帶,表面很滑,路面濕滑時情況更嚴重,有多名長者滑倒送院,好事變壞事。
房屋署發言人回應,正研究不同方法,提升引路帶的防滑效果,例如粗化引路帶的表面,或加防滑層等。確定使用效果理想後,便會廣泛使用。
該署自2006年起,陸續為各公共屋邨鋪設觸覺引路帶,截至今年5月,已完成130多個公共屋邨,黃大仙下邨(一區)的工程,則於今年2月完成。引路帶採用的物料,大部份是防滑高溫過底磚,防滑程度符合美國試驗與材料學會(ASTM-C1028)的標準。

房署已加添防滑物料

房屋署會因應個別屋邨的實際情況,制訂觸覺引路帶所覆蓋的範圍,每個屋邨所涉及的費用都有不同,粗略估計平均每個屋邨約需30萬元。
本報再聯絡羅小姐,她指房署已在引路帶加了防滑物料,情況已改善。
記者曾訪問使用過該邨引路帶的視障人士,答覆亦相同。
檔案編號:0605043

話你知:引路帶四種物料

香港盲人輔導會暢道科技服務中心經理許凱軍表示,有四種觸覺引路帶,包括露天的石屎、磁磚,室內用的膠質物料,商場常採用的不銹鋼,以及近數年出現俗稱「賽鋼」的硬質地塑料。這物料以往多用於機器齒輪上。曾有視障人士反映不銹鋼引路帶較滑,其後加鋪防滑條才獲改善。
視障人士關心觸覺引路帶凹凸程度符合要求,防滑要求則與一般市民無異,但政府無制訂引路帶防滑度指引。

量化防滑度有實際困難

房署發言人稱,政府最新修訂的《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小冊子,專為殘疾人士使用通道及特殊設施的設計提供指引,並有就建築物用途附加輔助設施。

污染物影響防滑

該設施包括觸覺點字及觸覺平面地圖、觸覺引路帶等,訂明適用範圍如學校、醫院、運輸站、客運站、安老院等。指引有強制部份,亦有非強制部份。
指引雖未直接提及觸覺引路帶的防滑度,但為防滑地板物料及地板飾面的防滑設計提供參考資料。由於地面污染物、水、地台飾面物料等等均會影響防滑系數,量化防滑指標會有實際困難。資料來源:房屋署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