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巿交投持續活躍,無論大小發展商都爭相推盤,大發展商推盤動輒以千伙計,小型發展商推盤單位少至三數十個,雖然大型發展商以大取勝,但基於巿區地難求,故大型發展商也會在巿區發展一些單幢住宅,跟小型發展商抗衡,基於此,近年單幢樓成行成巿。
對不少有心在巿區買樓但預算有限的買家而言,單幢樓價細易上車,發展商就看中該類買家只管樓價總值,不太過問實用呎價的心態,故一些總值約200餘萬元,不足五百呎的單位,大行其道。
實用率低質素差
最近旺角及太子附近,有一個單幢樓推售,以一個建築面積約498呎的單位而言,售價約250萬元,平均呎價約5020元,不過其實用率只有約65%,故以實用面積計,呎價高至7723元,以現時屋苑一般75%的實用率計,該盤實用面積較屋苑同面積單位少近50呎,足有一個細房的面積。
這即是說,倘該盤單位實用率可調升至7成半,單位可變成三房間隔,這樣分析,讀者就能較易掌握實用率差別所帶來的影響有多大。雖然如此,該盤約40個單位中,已售出約半數。
事實上,這些單幢樓實際呎價超高,建築質素多有問題,故日後升值潛力有限,加上伙數少,管理費會超貴,因此就算喜歡該等新盤位置方便,這類單位都是宜租不宜買。
如果一定要買,盡量買大型發展商的單幢項目,因為其保養維修較有保證。
劉祥發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