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醫認為尿液偏黃是「熱氣」象徵,若尿液變紫又代表甚麼?一名81歲長期使用尿導管的老翁,一覺醒來發現尿液變成紫色,尿袋亦被染紫,大驚下求醫,被診斷患上「紫尿袋綜合症」。醫院種菌後發現老翁尿道受奇異變形桿菌感染,情況罕見,醫生解釋紫尿可能是腸道阻塞的病徵,若患者本身有腸套叠,更可能嚴重阻塞,需特別留意。 記者:張嘉雯
博愛醫院去年接獲一宗排紫尿的個案,患者是一名81歲長者,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亦有中風紀錄,需要長期使用尿導管,因為排紫尿求醫。他本身沒有服食中藥,入院時有輕微發燒,但沒有尿道感染或患上腫瘤的迹象。
女性較易中招
處理該個案的急症室專科醫生劉柱良指,長期使用尿導管、小便發炎、長期卧床或腸道不暢通的長者較易患上此症,女性又較男性易「中招」,「紅黃橙嘅尿都好常見,但紫色就好少,幾年先有一個。」老翁在更換尿喉及處方抗生素後,尿液回復清澈,康復進度良好。
劉柱良指,假單孢菌、大腸桿菌、斯氏普羅威登斯菌、克雷白氏菌等病菌普遍存在於人類腸道中,抵抗力弱的人,因為腸道不暢通,細菌交叉感染,最終感染尿道,產生兩種酶,令其中一種食用氨基酸的代謝物變成紅色及藍色,再混合成紫色尿液。
紫尿是其中一個腸道阻塞的病徵,需要留意,「要發現唔困難,通常護理人員同病人見到紫色嘅尿都好驚嚇,好少見到小便會咁,就會即刻睇醫生。」
嚴重者要切腸
他說外國有女性長者,因為患有腸套叠,令紫尿情況更嚴重,「呢啲就要緊急見醫生,如果啲腸未壞死都可以唔使切住,如果嚴重到失去血液循環,先要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