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船「阿波羅11號」(Apollo11)40年前成功完成人類首次登月任務,在人類宇宙探索歷史寫下光輝一頁。當年的登月三雄杭思朗(NeilArmstrong)、艾德靈(BuzzAldrin)和柯林斯(MichaelCollins),前日(周日)在紀念活動上罕有聚首。艾德靈和柯林斯都認為,人類征空下一大步應在火星。他們促請白宮重新檢討航天發展方向,不應只聚焦月球。杭思朗則說,太空競賽,是「和平的競爭」。
三名登月英雄,今日已是頭髮斑白、年近八旬的老人,但他們到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出席登月40周年紀念活動時,受到在場數百名人士熱烈鼓掌歡迎,杭思朗上台時,全場更起立致敬。
焦點放月球拖慢登火星
為人健談而且近期頻頻曝光的艾德靈首先發言,認為美國應向火星進發。他說:「自我們三人劃破太空的黑暗,在太空戰取得勝利至今已40年。現已不再是進行月球競賽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視月球為踏腳石,邁向更刺激及更適合人類居住的目的地?我們若能堅持,2035年前將可到達火星。」
他又說:「我們面對最大的挑戰是:美國,我們是否仍有偉大的夢想,是否仍相信自己,是否已準備好迎接國家面對的大挑戰。我希望政府及政治領袖能這樣回答:我們做的到,我們做得到。」
接着發言的柯林斯亦警告,人類要更好對待地球之餘,有需要離開地球,另覓一處可供人類長遠生存的地方,而該處應是火星。他說:「有時我會想,我們是否去錯了地方。」他擔心,政府現時將航天發展焦點放回月球上,會將探索火星的發展拖慢數十年。他說:「我希望見到火星成為焦點,就如前總統甘迺迪當年將焦點放在月球上一樣。」
壓軸出場的是杭思朗,他在講話中沒有談及美國現有航天政策,更沒有提到火星。有傳他跟艾德靈與柯林斯不同,支持先在月球設立基地,再進一步探索其他星體。
指太空競賽「和平競爭」
他說:「歷史由連串偶然發生的事件及不可預測的選擇結合而成。這亦解釋了為何未來是這麼難以預測。但你至少可以嘗試。」提到在1960年代美國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他認為是一次「和平的競爭」,令雙方都走上科學、學習和探索的大道,最終建立一個機制,令兩個昔日死敵得以合作。因此,他認為對兩國而言都是極棒的國家投資。
由於杭思朗為人低調,三人40年來鮮有一同公開露面。有傳媒指,他們完成登月任務後極少見面或通話,柯林斯甚至曾以「親切的陌生人」來形容他們之間的關係。
杭思朗雖然是首個登月的人,但他未想過因而得到甚麼利益。在登月25周年,他的家鄉俄亥俄州沃帕科內塔(Wapakoneta)欲舉行巡遊慶祝,他竟發聲明表示遺憾。他的妻子透露,他平均每月收到10個訪問邀請,全都被他拒絕,理由是「他認為所有都已說過了」。
多年來,他一直抗拒出傳記,後來經不起家人推動,終於在2005年花了逾50小時,接受歷史學家漢森(JamesHansen)訪問,出版了傳記《第一人:杭思朗的一生》。
漢森指,杭思朗登月前後沒有改變,依然害羞,拒絕個人榮耀。他重視私隱,若非傳記提到,就連他身邊好友亦不知道,他升空前數年,兩歲女兒因為腦腫瘤逝世。
登月40周年,即使低調,三名登月英雄都要出席紀念活動。昨天,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德州約翰遜太空中心和華盛頓國家航天博物館都有慶祝活動,總統奧巴馬更會在白宮接見三名登月英雄,表揚他們的貢獻。
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美國《華盛頓郵報》
尋找另一安居所 美2031年奔向火星
40年前人類征服月球,未來40年,太空探索會朝那個方向走?地球資源終有用盡的一天,人類或需尋覓另一個安居之所,火星將會是下個探索目標。但登陸火星畢竟並非朝夕的事,重返月球將成另一個焦點。
中國和印度近年都積極發展太空事業,以顯國威。印度去年10月成功發射探月衞星,計劃2014年將太空人送上太空,2020年登陸月球。中國兩年前發射了月球探測器,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上太空,登月是下一個目標。為了打贏印度,中國與俄羅斯合作,希望在2020年左右一同征月。
作為登月先鋒的美國亦計劃2020年重返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將月球變成跳板,為登陸火星和探索更遠的太空做準備。基地的選址,可能是月球的北極或南極。
至於探索火星計劃,美國擬於2031年派太空人乘坐重400噸、以低溫燃料推進系統作為動力的「火星船」,向火星進發。太空人會在火星逗留550天進行研究,在太空船上種植蔬果作為食物。
太空船也會配備循環系統,讓空氣和食水循環使用。計劃耗資最高達4,500億美元(35,100億港元)
英國《泰晤士報》/英國廣播公司
10個角度看月球
1.距離地球最近星體,大約有384,500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30倍
2.每年以3.8厘米偏離我們
3.自轉和公轉周期完全相同的,即都是27.32166日
4.正面永遠向着地球,從地球上永看不到月球背面
5.體積為地球的1/49,質量為地球的1/81
6.約有45.27億歲,比太陽系產生時間遲了約3,000至5,000萬年
7.有極稀薄的大氣,大氣密度小於地球海平面萬分一,可以說根本沒有大氣層
8.白晝平均溫度為攝氏110度,晚上為攝氏零下150度
9.月球表面沒有水,但兩極可能存在水冰,可能是彗星撞擊後留下
10.12名太空人曾在6次任務中於月球上漫步(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