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足球班主有兩種,一種為興趣,一種做生意,羅生很老實,訪問期間他多次表白搞波是一盤生意,聽了,反而很受落;因為這些年來的本地球壇,大家已經見證了太多的為興趣而搞波,結果唔湯唔水收科。
當生意來做,看的不是主觀感情、個人口味,而是供應與需求,明碼實價,賣的童叟無欺,買的心甘命抵,市場大於一切,將來的路反而清晰。
問題是,本地波有利可圖嗎?應該沒有人會投贊成票。於是,更顯出羅生的神奇之處,吃了一餐三句鐘的午飯,確實對這位羅生多了一點了解。發現叫他做「羅神」的,可能不全是貶意。
最佩服他的筆耕
由他的少年得志、到好大喜功、到全軍覆沒、到東山再起,本身,他就是一個奇人;最厲害的,是他自首於自己的錯失,令你鋤他又不是,捧他也不必了,他的大口氣應該已經是公開的態度吧。飯局中最深印象的羅生語錄,是:「你信我,南華攞硬亞洲足協盃!」我信,因為本來香港球隊殺入8強,已經是超出估計,橫豎是買六合彩,沒理由只許願中安慰獎吧。
其實我最服羅生的,不是他的口才,而是他的筆耕,足主的話部落格,年日累積下來的字數與回應,就像旺角場的座位數字,是有血有汗有故事的,背後應該多得有作家太太的支持吧。
香港足球的前途,肯定不能靠興趣去創造,生意經可能是出路,當然,也可能是末路。但也寄望日後本地球迷不會只得兩種,擁南躉,和反南派。
文:ke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