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假借貸充斥 銀監發通牒內銀放水須守十誡

二房假借貸充斥 銀監發通牒
內銀放水須守十誡

【本報訊】吃透政策的投機熱錢,參與救活房地產的使命,卻不懂見好即收的道理,充斥假按揭、假首付的二房貸款,更觸怒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中銀監上周向全國銀行發出通牒,嚴格要求銀行緊守10項控制貸款措施。據悉,通牒神髓就是針對二房貸,各省銀監會、各主要大型銀行馬上下達劉主席的命令,要求重視通牒的內容,免得更多微調政策接踵而來。 

劉主席下達的10個「救火」措施,被個別大型銀行形容為「不能不重視」。據了解,一家全國性銀行馬上向旗下分行、支行,下達中銀監警示,部份分行更即時召開會議,商討對策,得出應對策略是不能再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策略,對二房借貸要收斂。

「最寬鬆政策已過去」

為了解中銀監嚴守貸款命令是否為中央改變宏調政策序幕,不同利益團體各自向中央打探「軍情」。「最寬鬆政策已過去,後續政策趨於嚴厲」,有中央智囊對於中銀監及近期微調動作有此看法。
四萬億刺激經濟政策實施至今,中國經濟復蘇仍受制於歐美經濟未言轉好,中國經濟復蘇之路仍脆弱,中央還要看未來數月經濟數據,「宏調方向是否會變,第四季是討論好時機,更重要是政治局的看法」。消息稱,各部委掌握的數據,中央亦會參考。
面對7.3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增貸款中,市場盛傳四分一是流入樓市及股市。中銀監作為銀行監管者,自3月起已緊盯銀行貸款,並透過抽查、自查、召開指導性會議等方法,要求銀行慎貸,但大部份銀行對中銀監的「溫馨」提示視作「透明」,「連央視亦專題報道,在成都市內,幾乎全部銀行的二房貸都不守規則,不過,此現象在很多省市均是常態,令銀行漠視政策,就是他們深信地產活,經濟才好,這口號成為中銀監的收緊內房借貸的絆腳石」。

免中央抽水銀行暫收斂

再者,中銀監要求銀行自查,亦成為行內笑話。一間大型銀行負責人說,原來一間價值100萬元單位,銀行估值部認為值140萬元,估值高,置業者自然不用拿這麼多首期,「銀行不會向中銀監自揭借貸手法,所謂自查亦變成姿態。」
該人士還說,在內地的炒樓團(一般為7至8人)不少,他們不少跨省買樓,有些銀行職員為了拿獎金,明知他們可能用假身份證,也不盡職調查,樂意批出貸款。
不過,中銀監今次發出的通牒,有銀行家指,語氣是「硬」的,銀行為免繼財政部發行一年期票據與定向票據後,進一步有微調措施接踵而至,暫時收斂是有必要的。

銀監促銀行嚴控借貸質素

1.嚴守資本充足率底線

2.嚴守撥備覆蓋率底線,年內必須將撥備覆蓋率提高到150%以上

3.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

4.加強客戶准入篩選、貸後的早期預警和信貸組合分析

5.須強化內、外部審計的監督

6.堅持風險定價原則

7.切實調整和完善激勵機制

8.做好流動性管理

9.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

10.控制房地產貸款風險,嚴格執行二套房標準

資料來源:中國銀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