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將日食解釋為「天狗食日」,其實日食現象,可用天體幾何學解釋。
太陽的大小是月球的400倍,小小月球理應遮蓋不了太陽,但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大約正好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400倍,所以從地球觀看,太陽和月球大小大約相等,當月球運行至太陽和地球之間,剛好可擋着太陽的光線。
一定在初一發生
日食一定在農曆初一朔日(每月的第一天)發生,此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但由於太陽軌道(黃道)和月球軌道(白道)不重合,而是成5度9分交角,所以並非每次朔日都有日食;當日月均在黃道和白道交點附近,才有日食。
當月球擋着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線,產生的陰影分兩部份,中央完全沒有陽光到達的部份叫本影,本影周邊有部份陽光到達的部份叫半影。在月球陰影經過的所有地方,都可以見到日食;位於本影內的人會見到日全食,位於半影內的人則會見到日偏食。由於月球軌道是橢圓形,如月球當時離地球較遠,月球就不足以掩蓋整個太陽,本影下的人會見到太陽成環狀,稱為日環食。
法新社/《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