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腸生血管瘤大如幼童拳頭 割去近三成小腸

初生嬰腸生血管瘤
大如幼童拳頭 割去近三成小腸

【本報訊】初生嬰兒突然腹脹如球,原來是腸臟長了超巨型的血管瘤,並導致嚴重腸臟栓塞。伊利沙伯醫院報告一宗出生兩日的幼嬰,出現持續嘔吐及嚴重腹脹問題,超聲波檢查發現腸道內有血管病變,接受兩次手術,切除一個儼如幼童拳頭大小的血管內皮細胞瘤。

須監察有否復發

外科醫生指,血管瘤多長於四肢、頭部、頸項或胸口,在幼嬰的腸臟內發現屬罕見。該名足月出生的男嬰,出生第二日即出現嘔吐、腹脹及下腹有腫塊、血小板大幅減少等症狀,檢查顯示腫塊是在小結腸附近,由於體積非常大,故出現嚴重腸臟栓塞。
醫護翌日為患者進行了剖腹手術,發現迴腸末端被一個有幼童拳頭般大小的血管瘤阻塞,但血管瘤不斷出血,不宜與腸臟分離,只能在迴腸處留下造口,希望及時止血。但患者的血小板持續偏低,在出生第12日須再做手術,將一段腸臟及血管瘤切除,經化驗後證實屬「腸系膜卡波西樣血管內皮細胞瘤」,有關個案已在新一期《香港兒科醫學雜誌》刊登。
負責手術的伊利沙伯醫院兒科外科醫生指,初生嬰兒腸臟發現血管內皮細胞瘤屬罕見。
但由於血管瘤令他併發腸道阻塞及凝血問題等可致命併發症,故需要盡快以手術切除,割去近三成小腸,患者康復後的飲食需特別護理,以免營養吸收不足,並要定期監察血管瘤有否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