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糖尿病人有白蛋白尿含量越高 心腦血管併發症風險越大

四成糖尿病人有白蛋白尿
含量越高 心腦血管併發症風險越大

【本報訊】糖尿病人的小便出現大量泡沫,可能已出現心血管毛病及腎衰竭。中文大學一項研究指,逾四成糖尿病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白蛋白尿,如尿液中含大量白蛋白,患上心臟病風險較沒有白蛋白尿的病人高出五倍,死亡率更高近七倍。
記者:王智君

為了解糖尿病人出現白蛋白尿及心腦血管併發症的關係,中大於95至05年間,跟進了7,648名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糖尿病併發症檢查的病人,他們平均年齡為56歲,患上糖尿病的年期平均達七年。研究結果發現,七成糖尿病人同時患有高血壓,43%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尿。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唐俊業表示,病人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越高,其死亡率及患有心腦血管併發症的風險也越大。研究發現,尿液中有大量白蛋白尿患者,死亡率較沒有白蛋白尿患者高出六點六倍,他們出現中風及心血管綜合併發症的機率高五倍。
由於白蛋白尿患者的尿液會出現泡沫,所以又俗稱「泡泡尿」,病人一旦出現白蛋白尿,代表其腎功能已受損。唐俊業解釋,糖尿病及高血壓均對腎臟的小血管造成破壞,繼而影響腎臟過濾功能,令有用的白蛋白從尿液中排出。

延誤治療可致腎衰竭

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可服食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類的降血壓藥,讓腎功能恢復正常。病人服藥後,其死亡率及患上心肌梗塞的風險降低四成;若病人延誤治療,病情可於兩至三年內惡化至不可逆轉,甚至出現腎衰竭。
50歲的羅女士患有糖尿病已10年,並有高血壓及肥胖,但依然汽水、肥肉不離口,令病情不斷惡化。兩個月前,她發現呼吸出現困難,「行斜路好辛苦」,經醫生診斷後證實患有肺積水及心臟血管閉塞,且發現尿液有微量白蛋白,須接受通波仔手術及服食降血壓藥等治療。經此一役,她少吃甜點及肉類,又堅持每天散步15分鐘以控制病情。
唐俊業指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可反映病人的腎功能,但不可單靠尿液中泡沫的多少來判斷是否患有白蛋白尿,「因為男女如廁姿勢唔同,女仔嘅小便一般較少泡,但男仔企喺度去廁所,小便直接同廁所水冲擊,產生大量泡沫。」他建議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每12至18個月進行一次微量白蛋白尿檢查,以確保腎功能正常及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