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飆升、高價賣地背後隱藏一場隨時爆發的危機,專責司法的最高人民法院,昨罕有地發佈《關於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房地產糾紛案件審判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11條意見均圍繞地產問題,重點就是要避免地產炒風引致金融不穩。
觸發司法機關「踩過界」,明刀明槍要管房地產,其動機十分簡單,據內地《法制日報》報道,去年全國法院並審結房地產民事案件逾11.8萬件,同比升11.93%。今年上半年,全國法院受理房地產民事案件逾6.72萬件,同比升10.58%。
值得注意,今年首兩個月,經濟走勢弱,樓市從3月才熱起來,法院受理這麼多案件,到底與經濟於年初轉弱有關,還是中銀監在過去數月所關注的假按揭有關。
防炒風引致社會不穩
據《上海證券報》引述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指,由於有房地產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引發退地潮、停建潮、斷供潮及退房潮等糾紛案件數量急升,為防止有人乘機利用虛假房地產交易,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等犯罪活動,及防範房地產金融體系風險,便制訂原則性框架,妥善處理有關糾紛案件。
他續說,疑難複雜類型案件顯著增多,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因房地產企業資金困難引發的連鎖房地產民事案件增加,此亦引發房地產企業拖欠土地出讓金、土地使用權轉讓費等連鎖糾紛案件。
該負責人稱,利益衝突可能演變成為群體性事件,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甚至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在預防勝於治療下,意見提到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故一定要研究新問題,及提出政策令房地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