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有大型招股活動,當市場活躍時就有人問,究竟買股票用銀行還是股票行好?這問題其實包括兩方面:一是買賣股票,二是託管股票,有點似從前買個人電腦時買砌機還是廠機。
上周介紹過的中央結算系統,仍要依賴銀行或股票行進行買賣,這裏可以有五個組合,一個是只以銀行作買賣渠道及託管股票;第二個是只以股票行買賣及託管;第三個是以銀行買賣加上中央結算去託管;第四個是股票行加上中央結算;最後一個是利用銀行或是股票行買賣及自己提取實物去保存。
單靠股票行託管風險大
一般銀行都有較高的最低收費,如100元的經紀佣金,及代履行權責手續費如供股,30元的代收現金股息,託管費可能是每半年100元。
銀行網上系統都較完備,不同銀行買賣系統也有不同。只以股票行去買賣股票及託管風險不少,若股票行倒閉便近乎血本無歸,因投資者賠償基金保障僅15萬元。
實物提取費時成本高
以銀行買賣加上中央結算系統去託管,是較昂貴的組合。銀行已有較高的最低收費,本身中央結算的託管不是一個問題,問題在於從銀行把股票轉入中央結算,或由中央結算轉入銀行,通常要付數十元。
股票行加上中央結算系統收費較第三類少,但風險高,因當股票從中央結算轉至股票行後一段短時間內,如股票行倒閉,投資者會有損失。
相信只有少數人才會用第五種方法,因為他們每次都提取實物,又要花時間存入股票才可沽出,只適合長線投資者,而且實物提取要付上較高的費用。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