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興燒味被指飯有恥毛食客投訴店方卸責 召食環署撿走化驗

太興燒味被指飯有恥毛
食客投訴店方卸責 召食環署撿走化驗

【本報訊】太興燒味餐廳連鎖店位於沙田大圍的分店,有食客光顧時發現飯內有懷疑恥毛,顧客感覺惡心,並與職員理論,但職員態度敷衍,以及推卸責任。食環署人員接報到場,將食物及毛髮撿走化驗。
記者:文兆麟

投訴人曹女士,是退休人士並移民澳洲,早前回流香港,去年12月開始光顧大圍的太興,幾乎隔日來一次,多數食燒味飯。前日中午,她與女兒到該店食午飯,女兒點雞扒飯,她叫鹹魚肉餅飯,當食至一半時發覺出事。
曹女士說,她見到肉餅有一條毛,「我以為係眼睫毛,點知用手掹出來,居然越掹越長」,該條毛約1吋多長,呈深棕色,她發覺並非眼睫毛而是恥毛,即刻感覺反胃及惡心,召職員到來交涉,但經理的處理方法及態度,令她憤怒及不滿。

投訴人曹女士(圖)指在鹹魚肉餅飯內發現懷疑恥毛(右圖)。

「個經理似毀屍滅迹」

「個經理拎着條毛起勢咁捽,好似要毀屍滅迹咁」,曹女士指出,經理聲稱該條並非恥毛,並且企圖將她的單取消,及換過一碟飯,以不用埋單以了結事件,但曹女士堅決反對,「呢件事唔係咁就解決,佢咁做係逃避現實」,雙方爭論期間,經理發晦氣指:「你有本事去投訴囉」,曹女士隨即向經理取回該條毛,並致電食環署投訴。
食環署人員到場了解事件,並撿走該毛髮及出事的鹹魚肉餅飯化驗,曹女士稱,她並非作追究,但太興作為一間大集團,處理食物應非常嚴謹,不應有毛髮在食物內,出事之後,餐廳負責人要承擔責任。
太興燒味餐廳在本港及深圳共有30多間店舖,培訓及顧客服務部經理馮錦康回應稱,該條毛髮粗直而非彎曲,是頭髮而非恥毛,顧客食用該碟有頭髮的飯,沒有不良反應。職員處理事件時,與顧客發生爭拗,「顧客一口咬定係恥毛」,她埋單並要求取回該頭髮,職員亦讓其拿走。馮說,食環署人員檢查該餐廳廚房,並無提出異議,至於為何有頭髮在食物裏,公司會作出調查。

專家之言:科學鑑證可測毛髮部位

對於在飯餸發現人體體毛,究竟能否判別毛髮出自那個人體部位?
曾擔任衞生署法醫科主任顧問醫生的退休法醫蒙海強指,無論是頭髮、鬍鬚、體毛或是恥毛都是法醫科上重要證據,現時科技昌明,鑑證科人員可憑高超科學鑑證技術判別毛髮屬於何人、來自那個體位。
他續稱,其實人類體毛、恥毛都有不同形態特徵,若真的要追查毛髮「主人」屬誰,其中一個方法是進行DNA(脫氧核糖核酸)基因測試,先找出毛髮屬於人或是動物,然後再找出屬於何人。
他補充,本身是人類排泄物的毛髮,記載了當事人的歷史,一直是法醫科重要證據,例如有學校檢驗學生頭髮探測學生有否吸毒、而在兇殺案中法醫亦會抽取毛髮化驗死者生前有否遭人下毒。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