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預算案利經濟 印股長線吸引

暢談富論:預算案利經濟 印股長線吸引

印度經濟以內需為主,出口一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極低比重,相比新加坡、台灣及韓國等外向型經濟體,印度面對今次以歐美為首的金融危機時有較佳的「抗跌力」。早前執政聯盟順利勝出國會大選,更有利國家政策的推行,加快該國復蘇及經濟改革的步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期,印度今年仍可錄得4.5%的經濟增長,僅次於增速最快的中國(6.5%)。
本月初,執政聯盟發表了市場引頸以待的首份財政預算案,從加強基礎建設、減稅及增加就業等三大方向振興經濟。基建方面,財政部長慕克吉(PranabMukherjee)表示,市區重建計劃的投資金額將於2010年度增加87%,至1290億盧比(約26.9億美元)。另外,政府亦會增撥128億盧比(約2.7億美元)發展電力網絡,預期未來數年在交通、水電等方面的投資,將在該國的經濟增長動力中佔據更重要位置。

吸引歐美資金流入

稅收方面,僱員利益稅、個人入息附加稅、商品交易稅等均被廢除,而個人入息免稅額亦增加了1萬至1.5萬盧比(約208至312美元),有關措施對減低企業與個人財政承擔,促進商業活動及本地消費有正面作用。另外,預算案亦提到執政聯盟的主要政綱—─國家農村就業保障計劃。該計劃至今已為4470萬人創造了就業機會,政府在未來1年更計劃進一步擴大30%,以改善貧富懸殊問題。
預算案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慕克吉未有提出解決財政赤字的具體措施。雖然以上提到的刺激經濟政策對印度長線發展有幫助,但同時亦將中央政府的財赤由3.27萬億盧比,推高至4.01萬億盧比,相當於2010年度GDP的6.8%。目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及惠譽將印度的本地貨幣長債評為「可投資級別」,但若財赤惡化,將有可能被調低評級,屆時勢必影響投資信心。故此,慕克吉亦在預算案中提到,當環球信貸緊縮情況改善時,政府將再次加強控制財赤。印度政府財政委員會計劃在今年10月發表報告時,提出具體的中期減赤方案,反映政府注意到處理財赤的重要性。
由於印度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加上政府大力推動城市化,良好的基本因素吸引了資金從歐美等低息、低增長市場流入,帶動當地股市在過去數月錄得顯著升幅。短期而言,市況難免受投資氣氛左右而有所波動,但過去數月資金流向的取態,再一次證明了印度股市的吸引力,以及投資者對印度經濟增長潛力的信心。故此我們相信,印度股市的價值將逐步反映其良好的基本因素和高經濟增長率,未來每一次的股市調整,將會是建立中長線投資的良機。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